欧洲军工厂以和平时期三倍速度扩张的惊人现象,新工业区占地超过700万平方米,标志着自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的一场历史性重新武装。这不仅仅是建筑面积的增长,更反映了欧洲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的战略调整。
2022年乌克兰冲突爆发后,欧洲面临来自东方的军事压力,美国承诺的稳定性出现动摇,促使欧盟各国加速国防复兴。
雷达卫星数据分析显示,150个设施中有约三分之一出现扩建迹象,土地使用从2020-2021年的79万平方米激增至2024-2025年的280万平方米。这一规模的增长得益于公共补贴,如欧盟的“弹药生产支持法案”(ASAP),投入5亿欧元解决弹药和导弹生产的瓶颈。
莱茵金属公司与匈牙利N7控股在瓦尔帕洛塔的联合工厂,已于2024年7月竣工,生产30毫米弹药并计划扩展至155毫米炮弹,凸显了具体项目的推进。
技术层面,欧洲航天局的“哨兵一号”卫星通过雷达脉冲捕捉地表变化,揭示了传统光学图像难以察觉的施工细节,如土方脊和道路铺设。这种技术进步不仅提升了监测精度,也为工业扩张提供了数据支持。
扩建涉及炮弹、导弹和防空系统生产,产能显著提升,例如莱茵金属的155毫米炮弹年产量计划从2022年的7万发增至2027年的110万发,欧盟整体弹药产能从30万发跃升至200万发。然而,实际产量可能低于潜在产能,显示供应链和资源调配仍面临挑战。
经济层面,扩建依赖巨额公共投资。ASAP资助的20个地点显示全新工厂和道路建设,14个地点新增停车场等小规模设施,而未获资助的公司扩张速度较慢。
挪威康斯伯格和英国BAE系统分别获得6200万美元和1.5亿英镑支持,反映各国政府在国防工业上的优先倾斜。欧盟正商讨15亿欧元的新的国防计划,计划复制ASAP逻辑,扩展至导弹、防空和无人机领域。这一趋势可能刺激相关产业,但也加剧了财政压力,尤其在能源和原材料成本高企的背景下。
欧洲的重新武装意在应对俄罗斯的军事扩张,专家指出导弹生产特别是微型喷气发动机仍是瓶颈,凸显技术差距。拉脱维亚外交部长称此为“积极进展”,但强调有效利用纳税人资金至关重要。
扩建可能增强北约的威慑力,但也可能加剧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甚至刺激军备竞赛。外部观察认为,这场扩张不仅是防御姿态,更可能是对未来冲突的战略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