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两大科技巨企英伟达和超微(AMD)将向美国政府上缴,在华芯片销售15%的收入,以确保获得向中国市场输出芯片的许可证。
英国《金融时报》星期天(8月10日)引述一名美国官员称,英伟达将向美政府上缴销往中国的H20芯片的15%收入;超微向美政府上缴的同等比例收入,将源自对中国出口的MI308芯片。
英伟达受询时表明将遵照美政府的出口规定,超微则未回应置评请求。
《金融时报》上周引述美官员报道称,美国商务部旗下监管出口管制的工业和安全局,已开始为H20芯片发放许可证。此前两天,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再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
那之前,黄仁勋到白宫直接游说特朗普,后者上月撤销H20芯片输华禁令,英伟达也提出口申请,但美官方在撤销禁令三周后,仍未开始发放许可证,令英伟达感到恼。
H20是英伟达专门为中国市场制造的芯片。中国网信办7月31日约谈了英伟达,要求说明芯片的漏洞或后门的安全风险问题,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在中国监管部门对芯片安全的疑虑未能彻底消除的情况下,中国科技公司未必会立即恢复大规模采购。
英伟达和 AMD 为换取对华出口许可证,需将特定芯片(如英伟达 H20、AMD MI308)在华收入的 15% 上缴美国政府。以英伟达为例,若其 2025 年 H20 芯片在华销售额达 230 亿美元,需支付超 30 亿美元,直接侵蚀净利润。AMD 因对华销售受限,已在最新财报中披露收入大幅下滑。
为应对成本压力,两家公司可能采取多重策略:一是提高产品定价转嫁成本,例如英伟达 H20 芯片单价可能上涨 15%-20%;二是调整供应链布局,例如将部分产能转移至东南亚以规避政策风险;三是加速技术迭代,英伟达计划推出 RTX PRO GPU 转向工业 AI 应用,AMD 则可能优化 MI308 性能以维持竞争力。
中国市场对 AI 芯片需求旺盛,但本土替代进程加速。华为昇腾 910B 芯片性能已超越 H20(FP16 算力达 320 TFLOPS,是 H20 的 2.16 倍),且在政务云、医疗等场景的综合成本仅为进口方案的 40%。截至 2025 年中,中国新建智算中心国产芯片占比已达 86%,这迫使英伟达和 AMD 在华市场份额可能从历史高位(英伟达曾占 95%)进一步下滑。
此次事件标志着中美科技竞争进入 “精准打击” 阶段,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维持技术霸权,而中国以自主创新和市场韧性应对。长期来看,若双方陷入 “脱钩” 螺旋,全球半导体产业将面临效率损失和创新放缓的风险。然而,市场力量和技术规律可能推动新的平衡 —— 例如英伟达通过技术授权或合资模式参与中国市场,中国则在成熟制程领域与美企形成互补。最终,这场博弈的结果将取决于双方在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国际合作上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