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特朗普重锤全球贸易 39%最高关税正式落地
越南370亿美元出口悬于特朗普关税一线
中国造船业迎战美国港口费!份额虽降但仍居全球首位
极端天气导致全球粮食价格飙升
贸易战能否让印度成为下一制造业中心?
当特朗普宣布美韩达成"全面"贸易协议时,1500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计划浮出水面。这笔定向支持美国造船业的巨资,既是首尔对华盛顿的政治承诺,也是其挑战中国全球霸主的战略举措。
随着韩国总统李在明在社交平台上确认投资细节,一场围绕造船业的全球产业博弈进入新阶段。
今年美国针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的政策,已成为撬动市场格局的支点。韩国进出口银行最新报告揭示:2025年上半年,韩国新船订单以总吨位计飙升至25.1%,中国份额则从70%骤降至51.8%。
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促使首尔推出名为"让美国造船业再次伟大"的投资计划。不过该行警示,政治因素推高的物流成本可能侵蚀短期红利。
尽管韩国政府承诺通过进出口银行等国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但1500亿美元的实施路径引发质疑。"政府不能命令私企投资。"海事专家Lars Jensen直指关键矛盾。
中信期货分析师吴嘉璐则分析认为,韩国技术在高端船舶制造领域确有优势,但美国供应链重建需十年周期,资金注入仅是漫长复兴之路的起点。
资本布局已悄然落地。韩华海洋收购费城船厂后,7月启动美国近50年来首艘出口LNG船建造。其采用的"跨境制造"模式颇具代表性——核心工序在韩国巨济船厂完成,美国基地负责合规认证。无独有偶,日本7月设立5500亿美元基金参与美国船厂升级。
这种产业转移新范式,折射出全球化退潮时代的特殊逻辑:当经济安全取代效率优先,技术壁垒与战略产能正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筹码。而盟友间的产业协同,将成为改变全球供应链格局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