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566.55 0.18%
|
深证成指 10960.95 -0.28%
|
恒生指数 24626.87 0.49%
|
纳斯达克 20650.13 -2.24%
|
日经225指数 40134.97 -1.63%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122 文章
13675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香港攻坚北部都会区:双核引擎全速启动
2025年08月04日 01:00    
收藏  
举报

“加速北部都会区发展是香港社会的关键共识”——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结束为期45天的施政报告公众咨询时,为这个定位为经济引擎与住宅枢纽的超级项目按下政策快进键。

当8月3日元朗咨询会的幕布落下,香港管治团队已连续两周深入新界基层,在总计240名市民的直面交流中,将施政焦点锁定在“全速推进”与“精准落地”的双轨逻辑。

这种高频次、下沉式的沟通模式,折射出香港对北部都会区战略价值的重估——它不仅是土地供应计划,更是重塑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载体。

咨询数据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公众参与强度:逾40场覆盖多元群体的意见征集会、5500份书面建议(较去年同期增长10%),构成香港近年最密集的政策反馈声浪。

这些声音直指北部都会区的双重使命张力:作为产业高地需承载创科企业集群与国际资本落地,作为居住枢纽则要兑现跨代际安居承诺。

李家超在回应中强调:“从政策设计到落地沟通,必须让居民获得认同感与获得感。”这显示香港正尝试解构传统发展范式,在基建效率与民生温度间构建动态平衡模型。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模式”被确立为此次攻坚的核心方法论。区别于过往大型项目“先规划后修补”的路径,香港在顶层设计中同步植入民生计量维度:当推土机开进新界北,就业岗位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公屋供应与人口增长的时序匹配度、15分钟社区生活圈完整度等微观指标,将与GDP贡献值共同纳入评估体系。

这种全周期治理思维,呼应了李家超“让市民在发展中定位坐标”的施政理念——发展的经纬线最终要编织成个体生活的坐标网。

面对执行窗口期的考验,香港需要突破三重治理瓶颈:在空间维度上,需协调棕地清理、生态保护与开发强度的矛盾;在时间维度上,要平衡短期土地供应与长期产业培育的节奏;在感知维度上,则须将宏观政策转化为可触摸的生活改善。

当9月施政报告揭晓具体路线图时,人们将检验香港能否实现"双核同步驱动"——经济引擎的动能转化效率,必须与市井巷陌的获得感生成速率形成正反馈循环。

这要求发展逻辑从“物理空间再造”跃升至“制度创新供给”,使北部都会区真正成为香港再工业化的孵化器与社会流动性的加速器。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 开启数字金融新篇章
   Vicky        2025/08/01 06:36
香港贸易:不数字化就出局
   子鱼        2025/07/29 05:47
招行旗下招银国际获香港加密交易牌照
   流动的沙        2025/07/18 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