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本月底,医药关税就将启动。”特朗普在结束匹兹堡人工智能峰会后,在返回华盛顿的专机上向随行记者确认。
他勾勒了一份清晰的路线图:初期税率设定较低,为制药企业预留约一年时间重建本土供应链,随后税率将飙升至“非常高的水平”。知情官员称,最终税率或高达200%。
半导体领域同样面临寒流。特朗普明确表示针对芯片的关税时间表“类似”,并自信地宣称此类征税“相对简单”。
此举被业界视为将影响远超芯片本身,苹果公司的MacBook与三星旗舰手机等终端电子产品都将直接受到冲击。礼来、默克、辉瑞等依赖海外生产的跨国药企股价应声波动。
这份强势的贸易政策蓝图以8月1日为关键节点。届时,特朗普主张的全面“对等关税”将正式生效。但他在加速推进新关税的同时,也展现出微妙的谈判弹性。
单边开价与协议斡旋同步进行是特朗普政府当前的核心策略。其团队已向多个主要贸易伙伴发出措辞强硬的信件,单方面设定了钢铁、铝等商品的关税税率,试图以此逼迫谈判。
印度尼西亚成为第一个“样板”:在特朗普宣布将铜关税提高至50%后不久,印尼迅速做出妥协,换得医药相关税率从32%降至19%,代价包括价值150亿美元的能源采购、45亿美元农产品及50架波音飞机的大单。
“我们的目标是在8月1日前拿下两三个重要协议,印度看起来希望最大。”特朗普透露目前正与5至6个国家进行密集磋商。但他毫不掩饰对未收到“定制税率”国家的强硬立场,扬言将对较小经济体统一征收“略高于10%”的标准关税。
面对欧盟30%、日本等国拒绝妥协的僵局,特朗普的策略已然清晰——利用关税大棒与市场准入作为杠杆。
与此同时,特朗普对潜在的经济连锁反应展现了令人意外的轻描淡写。当被问及威胁对俄罗斯关联贸易伙伴加征“次级”关税可能推高美国能源成本时,他轻松断言:“我不这么认为。整件事很快会平息。”这种自信与业内对通胀加剧、消费者负担加重的普遍担忧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