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银行的这份主题研究报告想回答一个简单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还算是低通胀时代吗?
德银的回答是明确的——不是。相反,人类正处于历史上最通胀的半个世纪里。
德银发布最新研报,把起点设在1971年,也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和黄金脱钩的那一年。从那之后,各国进入了法定货币时代。在德银看来,现代民主国家应对经济问题最简单的万能药,往往就是印钱和制造通胀。
全球通胀50年数据一览
德银团队收集了1971年以来152个国家的通胀数据,结果非常震撼。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平均年通胀率能做到低于2%。瑞士是表现最好的国家,平均年通胀也有2.2%。有107个国家的年均通胀超过5%。有55个国家年均通胀超过10%。
具体到一些国家的平均通胀排名极高通胀国家。阿根廷82.2%,巴西74.9%,土耳其34.5%,俄罗斯25.2%,墨西哥18.8%。
相对低通胀国家。日本2.3%,德国2.7%,新加坡2.7%,美国和加拿大3.9%,中国3.8%。
报告强调,即便在这些相对低的国家,长期平均通胀依然远高于2%的目标线。
法定货币时代,通胀是内置特性
德银分析背后的核心观点是,在现代的法定货币+民主政治体系下,通胀不是偶然的,而是解决经济和债务问题的惯用工具。
具体来说,政府需要为赤字和债务融资,最容易的方式就是通过货币扩张。在选举驱动的民主体系里,财政纪律往往难以长期维持,刺激政策普遍受欢迎。即便出现短暂的低通胀阶段,长期趋势仍然是货币贬值和价格上涨。换句话说,低通胀阶段只是高通胀长河里的暂时性退潮。
瑞士是个特例,但也逃不掉
报告特别提到瑞士的优等生表现。1971年之后,瑞士平均年通胀2.2%,是全球最低。这得益于瑞士央行在1999年前有宪法规定,至少40%的储备要持有黄金。虽然后来取消了这个硬性要求,但黄金依然是瑞士央行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像瑞士这样制度和货币管理最严格的国家,也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无通胀。
报告还提醒读者:“那些长期控制住通胀的国家,也是在过去50年里购买力最能维持的国家。”
这也说明,虽然很多人把印钱当作短期经济难题的解药,但长期代价就是货币购买力的持续下滑。
德银的宏观研究主管 Jim Reid 用非常明确的话点出他的个人心结:“很多人觉得我们依然生活在低通胀时代,这其实是对过去50年现实的误读。”
他强调,即便有短期通缩或低通胀时期,但只要我们生活在“法币+民主”的世界里,就很难逃脱周期性的、高平均水平的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