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黄金价格已实现七周连涨,持续徘徊于逼近历史峰值的区间。市场对美国政府长期停摆冲击经济的忧虑,叠加对美联储降息窗口开启的预期,共同构成金价上行的核心支撑。
截至 10 月 3 日(周五),12 月交割的黄金期货合约盘中上涨 1.1%,收于 3912.1 美元 / 盎司,全周累计涨幅达 2.7%。这一涨势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共振:美元弱势运行、美联储 9 月已启动降息 25 基点且市场押注 10 月降息概率达 99%、地缘政治局势紧张,以及全球央行持续购金等,推动黄金迎来自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最强劲的牛市行情。
瑞银在最新报告中明确指出,受美国实际利率下滑降低黄金持有机会成本、美元进一步走弱预期发酵等因素推动,预计未来数月金价将攀升至 4200 美元 / 盎司。道富投资管理的月度观察报告更给出乐观预判:2025 年或将成为 1979 年以来黄金表现最佳的年份,未来 3 至 6 个月金价突破 4000 美元 / 盎司的概率高达 75%。该机构同时强调,当前金价支撑位已上移至 3500 美元,即便四季度出现 7% 至 8% 的技术性回调,投资需求仍将保持强劲。
华侨银行本周发布的分析则显示,金价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达 48%,创下过去 25 年来的最佳表现。自 9 月底起,金价成功摆脱数月区间震荡格局,强势突破 3200 至 3500 美元 / 盎司的盘整区间,开启新一轮上行通道。值得注意的是,2025 年全球央行购金热潮仍在延续,预计全年购买量将达 1000 吨,波兰、中国等国家持续引领购金潮流,进一步夯实金价支撑。
在我看来,黄金本轮牛市具备坚实的逻辑支撑: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真空与市场避险情绪升温,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降低持有成本,叠加全球央行 “去美元化” 背景下的购金刚需,多重因素形成共振效应。不过需注意,短期来看,若美国两党就预算案达成妥协、政府恢复运作,或美联储降息节奏不及预期,可能引发金价阶段性回调。但中长期而言,在全球货币体系重构与地缘风险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黄金的避险与配置价值仍将持续凸显,机构对其突破 4000 美元的预判具备较强现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