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与普京周五会晤时,为推动普京在乌克兰停火问题上取得进展,将放宽美国对俄罗斯能源行业及能源出口的制裁作为谈判筹码之一。同时,特朗普也放出狠话,若此事没有进展,将实施更严厉的制裁。
以下是冲突爆发后,制裁对俄罗斯能源出口造成的影响。
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彼时对欧洲的天然气主要经四条管道输送:波罗的海海底的 “北溪” 管道、穿越波兰的 “亚马尔” 管道、途经乌克兰的管道,以及 “土耳其溪” 管道。欧洲也从俄罗斯进口液化天然气。
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1 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达 1500 亿立方米 / 年,占其天然气进口总量的 45%;此后这一数字降至 520 亿立方米,占比仅 19%。尽管欧盟未对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进口实施制裁,但合同纠纷及 “北溪” 管道因爆炸受损等因素,已导致俄罗斯对欧天然气供应减少。
2025 年 7 月欧盟新一轮制裁中,已禁止所有与 “北溪” 管道相关的交易,包括提供相关商品或服务 —— 尽管该管道目前受损,仍可能修复后重新作为天然气供应通道启用。2024 年底,俄罗斯经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业务正式终止,目前 “土耳其溪” 管道是俄罗斯向欧洲输送管道天然气的唯一在用通道。欧盟委员会还提议出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禁令,要求欧盟在 2027 年底前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不过该提议尚未通过立法程序。2024 年,美国对支持俄罗斯 “北极液化天然气 2 号” 项目开发的企业实施制裁,该项目投产后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工厂,最终年产量可达 1980 万吨。
乌克兰冲突爆发后的第一年,美国、英国和欧盟均禁止进口俄罗斯海运原油及精炼石油产品。除上述禁运外,2022 年 12 月,七国集团对第三国进口的俄罗斯海运原油设定每桶 60 美元的价格上限,次年 2 月又对俄罗斯燃料设定价格上限。2025 年 6 月,欧盟和英国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调整为每桶 47.60 美元(较市场平均价格低 15%),但美国未支持这一调整。
价格上限机制的目的是,通过禁止航运、保险及再保险公司为运输 “超限价原油” 的油轮提供服务,减少俄罗斯的石油销售收入。西方多国还对所谓 “影子船队” 中的 440 多艘油轮实施制裁 —— 这些油轮避开西方服务体系及价格上限,运输受制裁的俄罗斯石油。俄罗斯主要航运企业俄罗斯联合船舶公司也受到西方制裁。此外,美国还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Surgutneftegas 等俄罗斯主要石油企业实施制裁。
西方对俄罗斯石油进口的禁令及在其他地区对俄罗斯石油贸易的限制,使得俄罗斯石油出口流向转向亚洲,中国、印度和土耳其成为俄罗斯原油的主要买家。设定价格上限的初衷是维持俄罗斯石油的出口流动,避免俄罗斯石油出口中断或大幅下降可能引发的全球油价飙升。不过,特朗普近几周释放出政策转变信号,威胁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和中国实施次级制裁,试图以此向普京施压,促使其同意乌克兰停火。
欧盟 2022 年起禁止进口俄罗斯煤炭。据欧盟统计局数据,其从俄罗斯进口的煤炭量从 2021 年的 5000 万吨降至 2023 年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