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43.6 1.14%
|
深证成指 12571.37 2.25%
|
恒生指数 24998.82 -0.81%
|
纳斯达克 21727.01 0.63%
|
日经225指数 42828.79 0.73%
|
流动的沙 站内编辑
6488 文章
10627655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日关系的难解之痛
2025年08月27日 05:09    
收藏  
举报

电影《南京照相馆》自7月25日上映以来,累计票房27.75亿,成为今夏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影片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讲述了一群普通中国人为了保存日本侵略暴行的照片证据而努力生存的故事。

南京大-屠-杀这段始于1937年12月13日的血腥历史,30万中国人惨遭杀害。9月3日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正视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但日本政府却公然呼吁欧洲和亚洲各国不要出席这一纪念活动,这被解读为——日本始终未曾就其军国主义罪行做出真诚的道歉。

在中国,数十年来,人们通过学习、影视、展览以及纪念活动来维持这段历史记忆。而《南京照相馆》的上映在时间点和话题性上的共振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由于画面太过残忍和血腥,有人质疑是否适合未成年人观看,甚至有人担心这是否会成为所谓的“仇恨教育”?但大多数的观众在带着孩子观影后都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认为年轻一代铭记历史是非常重要的。“忘记历史就是背叛民族”,“隐瞒悲剧对孩子的成长毫无好处”的短视频频上热搜。

但随着9月3日大阅兵的临近,日本政府对此忌莫讳深,始终未直接表态,仅在6月通过官房长官林芳正表示会“持续关注”这一所谓的“胜利日”阅兵。但在上周日却被爆出日本政府已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理由是“中国的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这一突发的状况与态度暴露出日本政府对历史问题的敏感与不安,也让外界不得不追问:中国是否真的能够原谅日本?

历史怨恨长期困扰中日关系,而80周年纪念更有可能加剧紧张。今年8月5日,日本政府提醒赴华公民提高警惕,尤其要在涉及历史事件的日期格外小心。历史事件引发的极端个案早有先例。2024年9月18日,在深圳一名日本籍男孩在上学途中遇害,正值“九一八事变”93周年纪念日。行凶者最终被判死刑,但其作案动机成谜。

与此同时,日本首相石破茂在2025年8月15日的“战殁者追悼仪式”上成为13年来首位公开表达“悔意”的日本领导人,在宣称“必须永远不再重蹈战争的恐怖”之后仍向靖国神社供奉祭品,这被认为是缺乏悔意的表现。

因此,这次大规模的的阅兵仪式在于揭示侵略者的罪行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北京宣传这并非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铭记教训、共同维护和平、防止悲剧重演。

相比之下,韩国在对待日本问题上显得更为务实。总统李在明在今年“光复节”演讲中强调,应推动“面向未来的互利合作”。尽管他在就任前曾强硬批判日本,但在8月21日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他称推翻既有慰安妇与劳工协议“不合适也不具生产性”。这显示出韩国在历史记忆与现实外交之间寻求平衡。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可以在时间中被消弭。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这个所谓的“时间治愈伤口”的假设越来越不适用。

80年过去,两国之间的原谅与和解依旧遥远。在历史和解中,侵略者必须承认并持续反省,而受害者则需要展现宽恕,但中日双方的政治现实使这一进程异常艰难。

虽然日本在过去也曾表达过某种“悔意与道歉”,甚至在2007年,前总理温家宝在日本国会发表的《为了友谊与合作》的演讲也给予了日本方面的正面评价,但如今这种共同研究与和解氛围已不复存在。

历史既是伤口,也是政治工具。中国长期将抗日战争的记忆纳入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成为国家记忆的一个部分;而日本的部分政治势力则试图通过淡化侵略罪行来重塑民族自豪感。

这种记忆政治在两国间相互强化,使得问题持续存在。或许真正的答案并不在于单纯的“记住”或“忘记”,而是在于双方是否能在坚持历史真相的同时,找到面向未来的共识。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亚洲加密热!日本和中国稳定币、印度考虑改变加密税
   流动的沙        2025/08/22 06:40
马斯克正在杀死特斯拉
   流动的沙        2025/08/22 05:37
欧洲日本旅游业面临衰退?奢侈品的跨境红利正在消散
   币海独步者        2025/08/16 06:11
中国批准即将推出首个加密稳定币
   流动的沙        2025/08/07 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