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559.95 -0.37%
|
深证成指 10991.32 -0.17%
|
恒生指数 24507.81 -1.07%
|
纳斯达克 20650.13 -2.24%
|
日经225指数 40799.6 -0.66%
|
以太坊信徒 站内编辑
2425 文章
460204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释永信事件后 中国寺庙开启非盈利模式改革?
2025年08月01日 04:40    
收藏  
举报

中国嵩山少林寺在原住持释永信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后,新任住持印乐法师履职次日即推动寺院管理改革。7月30日据相关媒体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此前备受争议的 “平安香”“全家福香” 等商业化项目已停止,曾频繁出现在寺院内的扫码布施 “武僧” 消失,原本需付费获取的少林寺文化资料也改为免费供游客取阅。与此同时,方丈室区域被铁皮围挡封闭,释永信就任方丈时设立的纪念碑也被临时遮蔽。

这一系列变化源于少林寺近期的管理震荡。7 月 27 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释永信涉嫌挪用侵占寺院资产、违反佛教戒律等多项严重问题,中国佛教协会次日注销其戒牒。这位执掌少林寺 26 年的 “佛门 CEO”,曾围绕寺院构建起横跨文旅、演艺、餐饮等领域的商业版图,关联企业达 18 家,仅门票年收入就达 3.2 亿元。其主导的商业化运作虽推动少林文化全球传播,但也引发 “高价香”“景区乱象” 等争议,甚至被游客质疑 “信仰变味”。

新任住持印乐法师的履职,标志着寺院管理方向的重大调整。现年 59 岁的印乐法师拥有 20 年白马寺方丈履历,在佛学界以 “清修样板” 著称。他 1986 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历任河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代表等职,被评价为 “兼具宗教造诣与政治素养” 的复合型僧才。在白马寺期间,他主持大规模修缮与整风,严格限制商业活动,仅保留门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使该寺成为 “中原第一清修典范”。其 “农禅并重” 理念尤为突出:亲自带领僧人种植农作物,曾拒绝商家高价收购寺院自产黄豆,强调 “修行不应与商业挂钩”。

释永信事件引发的不仅是少林寺的变革,更折射出中国寺庙商业化的深层矛盾。

据中国佛教协会数据,截至 2020 年,全国 3.26 万座寺庙中超过两成被商业化,峨眉山、玉佛寺等名刹通过上市、投资等方式拓展收入,形成 “宗教搭台、经济唱戏” 的模式。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姚树洁指出,商业化虽能维持寺院运转,但必须坚守非营利底线:“门票、香火钱应用于修缮和僧众基本生活,住持直接参与商业活动、掌握财务权违背宗教本质。” 他建议建立透明财务制度,将商业开发剥离给专业机构,寺院专注公益属性。

图:少林寺新任住持印乐法师

当前改革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平衡传统与现代。印乐法师需要重塑寺院公信力,目前少林寺管理处由地方政府工作组主导,释永信时代的商业资产清算、僧团纪律整顿等工作仍在推进。佛教界人士认为,改革需避免两个极端:既要防止过度商业化,也要警惕因噎废食 —— 如辽宁大悲寺坚持 “不碰金钱” 导致僧众生活窘迫,或南京栖霞寺十年不涨素斋价格引发运营压力。姚树洁强调,关键在于建立 “政府监管 + 佛教协会指导 + 寺院自治” 的三方机制,确保宗教活动回归本质。

这场发生在禅宗祖庭的变革,或将成为中国寺庙经营模式转型的重要起点。正如印乐法师在白马寺时所言:“佛教的价值在于精神传承,而非商业扩张。” 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与坚守信仰之间找到平衡点,不仅考验少林寺的智慧,也为全国寺院提供了改革样本。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香港二次上市!百度募资发力AI商业化 包括智能电动汽车研发
   币海独步者        2021/03/10 08:26
投资20亿美元!通用将与微软合作加快自动驾驶商业化
   币海独步者        2021/01/20 03:31
爆单!百度无人出租车日订单量超2600个 自动驾驶要来了?
   币海独步者        2020/10/29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