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日前援引美国政府圈内人士的消息称,华盛顿正试图借助与世界各国的关税谈判,迫使这些国家限制与中国的经贸往来,以此打击中国经济,并减少中国在相关事务中的谈判筹码。不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对这一计划表示出强烈怀疑。
据称,美国官员打算在与 70 多个国家的关税谈判中,要求这些国家禁止中国通过其领土运输货物,阻止中资企业在其境内设立工厂以规避美国关税,同时拒绝吸纳中国的廉价工业产品。《华尔街日报》指出,美国此举意在迫使贸易伙伴承诺孤立中国经济,进而换取白宫降低贸易壁垒和关税。
该报还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美国官员已在与部分国家的初步谈判中提出这一想法。特朗普本人也在 4 月 15 日暗示了这一策略。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西班牙语节目采访时,谈及巴拿马退出 “一带一路” 的决定,并表示 “会考虑迫使各国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 。
《华尔街日报》在其独家报道中称,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是这一策略的主要推动者,其目的是进一步削弱中国经济,减少中国的谈判筹码。由于各国与中国经济的紧密程度不同,美国的具体要求可能会因国家而异。
据该报报道,贝森特在 4 月 6 日的海湖庄园会议上向特朗普提出了这一建议。当时,中国刚刚出台针对美国第一轮 34%“对等关税” 的反制措施,而华盛顿后续的报复性关税尚未出台。《华尔街日报》认为,利用关税谈判迫使美国的其他贸易伙伴让步,可阻止中国规避美国的关税及出口管制等措施。这一策略也是贝森特推行的孤立中国经济、切断美中经贸联系战略的一部分,近期在特朗普政府内部获得了越来越多官员的支持。
贝森特近日在接受福克斯新闻台采访时,甚至提及可能将中国股票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不过,他也表示美中之间仍有贸易谈判的空间,但此类谈判必须由特朗普和中国领导人共同参与。
学者高度质疑
知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在其个人博客上,对贝森特迫使别国配合华盛顿孤立中国经济的计划表示怀疑。他认为,这个所谓的计划很可能只是贝森特通过《华尔街日报》试探外界对其构想的反应,说不定过几天就会有其他政府官员披露完全相反的消息。而且,就算该计划属实,“除非外国政府相信美国会遵守协议,否则美国不可能与其他国家达成协议。特朗普的种种行为已经摧毁了美国在这方面的信誉”。
克鲁格曼还认为,即便特朗普的承诺可信,欧洲国家也不太可能为了配合美国的对华贸易战,而破坏自己的供应链。“短短几个月前,其他发达国家或许还会因为共同的民主价值观,倾向于站在美国这边。但如今,美国政府声称有权随时绑架民众并将其送往外国劳改营,在这种情况下,谁愿意与这样的政府结盟?又有谁会相信这样的政府能信守承诺?”
曾在拜登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中负责国际经济事务的哈雷尔,在乔治城大学法学院的一次活动中指出,中国正将美国的 “对等关税” 视为一次战略机遇。不过,哈雷尔认为,中国对抗美国贸易政策的能力有限,“因为中国无法取代美国,对大量发展中国家制造的商品产生足够的需求”。
贝森特试图拉拢各国反华
在特朗普于 4 月 9 日宣布对大多数国家暂时下调 “对等关税” 后,贝森特在相关贸易谈判中开始发挥主导作用。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国家被美国要求配合孤立中国。《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称,一些国家显然还未收到美国谈判代表提出的此类要求,但 “许多人预计特朗普政府迟早会提出这样的要求” 。
早在今年 2 月底,贝森特就曾表示,希望美国的贸易伙伴承诺配合美国反对中国。当时他透露,在与墨西哥就芬太尼毒品问题进行的关税谈判中,墨方提出可以配合美国的对华关税。贝森特称该提议是 “友好的姿态”,不过这一提议在特朗普政府内部并未获得太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