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一位保险业高管的“沪囧”隔离生活
一位保险业高管的“沪囧”隔离生活
 陆一夫    本文来自 Bloomberg
2022年04月29日 11:32
  收藏
   

在过去的100天里,保险业高管Sam有2/3的时间是在隔离中度过的,在这些时间里,他做过志愿者,学会了做菜,目睹了小区被钉上围栏,经历了从定外卖到抢菜,再参与团购的过程。

一位保险业高管的“沪囧”隔离生活

Sam预期两天后,将重返办公室,但过去了40多天后,他仍然待在家里。

当然,这并没有算上他从上海回境外的家乡时隔离的14天,以及从境外返回上海后,继续隔离的21天,如果把这些时间算上,过去的100天里,有超过2/3的时间里,Sam都是在隔离中度过的。

2022年3月10日晚,应酬归来的Sam回到位于上海浦东居住的地方,刚到小区门口,他看到有很多警察,警察旁边,有警车,Sam心里嘀咕,这里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

为了解开疑团,他前去打听了一下,旁边的人告诉他,小区里可能有新冠疫情的密接或感染者,听完后,Sam没有直接回住处,而是前往附近的超市,采购了速冻饺子等食品,他估摸着可能会封闭两天,买了大约一周的量。

当天晚上,住处业主群里消息闪烁,大家在讨论的问题是,第二天早上确定无法去办公室上班。

作为一家保险业公司的总经理,居家的第一天,他像往常一样7点起床,在家里做运动,接着吃早餐,并开始他的在线办公生涯。

对Sam来说,吃饭不是问题。

无论在新加坡、台北、香港,还是北京,或者当前在上海,工作了几十年,Sam已经习惯了工作餐,只不过之前同事可能代办,现在轮到自己点外卖,对于配送链条十分发达的中国一线大城市来说,这实在简单易行。

起初两天, Sam通过点外卖解决了吃饭问题,预期的两天后重返办公室并未如期到来,Sam心想,两天不行,三天可能行,三天不行,一个星期可能可以,一个星期不行,两个星期总能行。

但一切显得有点戏剧性——一切都不明不白,没有确定性,没有正式通知,甚至连口头告知亦没有,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解除封控。

3月20日,在距离封闭的10天后,小区住户群里有人说“可以出门了”。

和未有正式通知需要居家隔离办公一样,Sam亦未接到正式通知可以出门,但他决定下楼转转,这些天来,他和外面世界的交流,更多通过阳台来实现。

说不上失落,亦说不上开心,能出门后的第二天,Sam重返办公室,正式进入本年度的线下办公状态。

好景不长,意外来的让人措手不及,大约过了两天,Sam住处的居委会通知他,小区封闭,尽管有一万个疑问需要解答,但Sam没有多问,而是听丛安排,继续居家。

此时,上海陆续发布新冠疫情的数据,Sam住处所在的小区,有一半住户是非上海人,大家在群里猜测,根据住处出现的珠丝蚂迹,寻找小区内发生了什么的真相。

信息的流动在这里有些停滞

Sam像居住在一个时空有些错位的地方,很多信息在流转,但没有办法求证,从居委也得不到确切的信息,通知做核酸到成为家常便饭,有时是夜里十一二点,有时是凌晨6点,有时又变为通知做抗原。

Sam对Bloomberg彭博称:

“我常常连续做,昨天前天做核酸,今天做抗原,一天晚上通知第二天做核酸,后来微信群里群情激奋——既然没有阳性,为什么又要做核酸?住户们激烈的和居委抗议,抗议的结果是次日早上改为做抗原,通知的不确定性,带给我们的感受是信息很混乱,管理如散沙,整个很乱。” 

Sam试着与自己和平共处,保持平静的心情,但有时,这种平静亦会被一些意外打破。有天晚上,进入深度睡眠的Sam被一阵敲门声吵醒,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在外面大声说话,大意是说让他做核酸检测,他看了一些时间,那时是凌晨2点半。

疑问没有人解答,谣言和猜想便飞上了天,人们的心思很难说在工作上、生活中——而是期待着恢复正常秩序的那一天。

小区周围被用栅栏给拦了起来,有消息说,这里出现了阳性,Sam搜寻了上海发布和媒体报道,但没有任何官方渠道证实过这一点。

生活的不便利让做保险管理的Sam挖掘了他做厨艺的潜能和烹饪的潜质。

外卖App开始失灵——点开外卖App,附近的餐馆信息已下线,最近的可以订餐的餐馆在浦西。

吃饭出现问题后,从来没有做过饭的Sam寻思着在线买菜,学着做饭,人生的有些事情,总有第一次,通过在线买菜App,Sam买好菜,再打开教做菜的软件,Sam开始了做饭解决生存的生涯。

“没有想到我做的还挺好吃的。学会了不少菜式的做法。” Sam称。

接下来的日子里,窘迫的现实是,在线买菜的App亦开始失灵。

Sam从上面很难再买到菜,说不上慌张,但Sam还是决定想办法解决问题,他的注意力不得不转移到住户群里,这里的人们和他有点相似,都在面临相同的问题,人们讨论团购,Sam也加入其中。

与点外卖和在线买菜不同,团购对住户们来说更复杂——几十人团购的牛奶、鸡蛋是一批送过来的,有的装在一个箱子里,需要分装,于是Sam主动报名做志愿者,帮团购的人们分装食材,并挨个送到家门口,有时人们亦在群里以货易货,或者共享储备的食物,这让Sam感到温暖。

Sam说:“租住在群租房、公租房的人们生活现状让人感慨。”

Sam有单身小年轻朋友,与人合租住在三室一厅的房子,物资礼包发一份,而不是三间房发三份,更窘迫的是,房子里没有厨房,只能吃方便面、吃面包。

 Sam说:“发青菜、发胡萝卜给他们,没有厨房,他们不能干啃,保安、保洁和其他的工人,面临的状况更困难一些,比如,外卖小哥住的不好,白天工作时间长,送东西送不进去,比较辛苦。”

越来越多的时间被碎片化打乱后,Sam感受到了封控对工作的影响。

3月20多号后,上海不同小区陆续管控,Sam公司的员工,1/3或一半去公司上班,其余居家办公,Sam的感受是,短时间、或每个月间断居家办公没有问题,但如果连续的时间过长,工作效率受到影响。

 Sam说:“我们做的是金融保险行业,要和人接触,不像IT写程序无所谓,他可以一直关在家里写,先封浦东,我们办公室就在浦东,没办法上班,大部分员工住浦西,但也来不了,接着是封浦西。状况是相似的。开始管控时,员工没办法去办公室上班。合作伙伴、客户,还有上下游合作方全部停摆,居家办公。”

Sam的亲身感受是,无法见客户的影响是,有些新的想法、新的方案无法讨论,虽然可以线上,但效能并不好——时间被打散,业务和业绩受到波及。

“生活上的困扰,使我没办法专心工作。住处小区的微信群一直有信息闪烁,比如通知做核酸;需要什么生活物资;团购买什么、如何买,这些信息要一直看。”

作为一名高管,Sam亦关心政策对企业的扶持。

“租国企房租免三个月,中高风险可以再多三个月,这个帮助不太大——上海各处有确诊,但并非界定为中高风险,一些企业没有收入,房租、工资一直付,该付的必须付,但如果收入跟不上,希望配套政策能跟上。” Sam说。

Sam今年50岁,过去碰到过更严峻的考验。他经历过SARS、遇到过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公司的巨大变动,无论是公司的变动,还是人为的变动,影响可能比他此次经历的新冠期间居家办公更大。在他看来,不同国家处理疫情的方式不同,尊重当地政府决策、法律和文化习俗是基本的,选择国际经理人的职业,就尊重这个角色,入境随俗。

“SARS期间我在台北,亦在保险业,当时主要的变化是分开两三个地方办公,尽管风声鹤唳,但很快疫情就过去了,很重要的点是抱怨没用,如果还需要管控,可以计划的是,这期间做些什么,调整心态,我一个人居住,很难得一个人这么长时间独处,可以做很多思考和反思,我以前从不做饭,现在可以做几个菜,还蛮好吃,这亦是收获,工作上,我可以想想,这期间可以做些什么准备,以便疫情结束后开展。”

编辑: 陆一夫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