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节节走高。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官网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8605,上调286个基点,创下2019年7月2日(近14个月)以来新高。而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继8月26日双双强势升破6.9关口后,8月31日盘中更是一度收复6.85。
对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回升的走势,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有鑫认为,这与此前的预期相符,人民币避险属性不断强化。当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加快,经济增长动力逐渐强化,消费、投资、生产等经济指标不断好转,内生增长动力增强。
与此同时,中国不断扩大金融开放力度,货币政策保持相对稳健,国内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在此带动下,全球跨境资本更加重视人民币资产的避险属性和投资回报,跨境资本流入增加,带动人民币汇率走强。
“年内全球传统避险货币如美元、欧元等避险属性不断弱化。美联储再次祭出史无前例的宽松举措,并于近期调整了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给予通胀率更多容忍,更加关注对就业的支持力度,意味着未来将长期保持宽松。受此影响,美元指数近期不断走低,目前已降至92.4以下,年内贬值4.2%,推动了人民币被动升值。”王有鑫补充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赵然也认为,人民币资产的吸引力在国际范围内持续增强。她表示,人民币近期升值的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资金对避险资产的追捧所造成的美元疲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人民币地位不断提升。
从最近全球资金对人民币债券的追捧可以看出,在资金没有更明确的去向时,人民币是投资者当前阶段的优先选择。在这轮疫情影响下,中国经济的复苏速度和程度都超过了欧美,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也远远超过了上半年,这些都是支持人民币当前升值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