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如果具备跨场景的通用性,那无疑 NFT 的生态就会迅速地发展和扩张。但由于缺乏激励,在当下的加密生态中,一个场景中的 NFT 很难主动被其它场景接纳和包容。那有没有可能反过来一个 NFT 产生的场景足够强大并强大到囊括其它场景中的 NFT,甚至主动被吸引其它场景中的 NFT 加入到这个生态中呢?
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无聊猿就有正在向这个方向发展的苗头。
始于2021年的那一拨 NFT 热潮中诞生了多种 NFT 生态,包括头像类 NFT,艺术品 NFT,游戏类 NFT 等等。但毫无疑问,出圈能力最强,影响最大的就是以无聊猿和加密朋克为首的头像类 NFT。
无聊猿团队以其强大的运营能力迅速让无聊猿从 NFT 头像发展成为潮牌,具备了强大的品牌效应。这在由传统 IP 霸主(比如迪斯尼)垄断的传统 IP 领域是一个极其罕见的现象。
在无聊猿短短这一年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件事给我印象很深:一是无聊猿收购了加密朋克;另一个就是在它计划为其它几个知名的 NFT 项目制作 3D 头像,让那些 NFT 持有者未来能够用它们的 NFT 畅游无聊猿规划的虚拟场景。
这种做法显然就是希望建设一个“大一统”的 NFT 场景。这种做法好是非常好,但它仍然走的是传统中心化的路线:即用自己的生态影响力去收购影响其它品牌。
这种自上而下的运动在我看来缺少了加密生态的原生基因:社区。
但凡在加密生态中崛起并强大的生态几乎都离不开社区的共建和社区的推动。作为诞生于加密生态的无聊猿在最开始就是靠德强大的社区运作成长崛起的,但越走到后面似乎这种味道就越淡。
我始终期待看到一种 NFT 生态,它是由社区共建来推动和发展起来的。我相信靠这样的方式成长起来的生态才是最有生命力、最有潜力的生态。
一次偶然,我发现了一种基于新型知识产权协议制作的 NFT。这种协议被称为 CC0。
这个协议和传统的知识产权协议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不保留任何权益”。在这种协议下 CC0 作品的原作者将放弃所有与作品相关的著作权和邻接权,不再像传统知识产权产品那样通过授权获得商业利益。同时,任何第三方都可以基于 CC0 作品进行任何开发和创作。
在传统的中心化世界中,我们很熟悉的方法是商业授权。比如迪斯尼开发出了一款卡通形象,它通过授权使用这种卡通形象,允许商家开发衍生产品,比如带这种卡通形象的玩具、衣服等。
在这种模式中,迪斯尼通过授权源源不断地获得商业收入,商家通过使用授权、利用卡通形象的影响力获得收益。但在这种商业模式中,商家需要有相当的资金和运作实力才能获得这种授权并从中获利。这个门槛对商家是相当高的,它将大量资金实力不够的商家排除在了这个授权之外,在某种程度上这扼杀了创造力和想象力。
无聊猿的 NFT 在知识产权上相对于迪斯尼那种严格的产权协议采取了稍微宽松的协议,但它也仅仅只是允许持有者拥有所有的知识产权。这同样会引起产权纠纷。最近一个颇具争议的 NFT 项目 RP/BAYC 在我看来就有这方面的意味。
而更早的加密朋克则更是如此。曾经在朋克社区引起轩然大波的 NFT 项目 CryptoPhunks 就是一个围绕朋克头像的知识产权产生纠纷的典型。
早期的我对这些纠纷仅仅只是把它们看作名声和利益之争,但当我看到基于 CC0 协议的 NFT 之后,我认为早期的这些纠纷固然涉及到名声和利益之争,但更本质的还是反映了围绕 NFT 创作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这些根本性问题实际上阻碍了 NFT 由社区进行推动和发展。
而基于 CC0 协议开发的 NFT 在我看来,就打开了 NFT 通过社区进行协作、发展和壮大的大门。它通过表面上的放弃权益为二次创作消除了所有的障碍,将释放 NFT 创作的无限潜力,激发整个 NFT 社区的无限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