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区块链 >  投资活动中的发散性思维
投资活动中的发散性思维
 道说区块链    本文来自 道说区块链
2022年06月09日 10:00
  收藏
   

谈起网约车平台,在国内我们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滴滴,在海外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 Uber。实际上在美国还有一家和 Uber 名气不相上下的公司,它就是 Lyft。

Lyft 在业界被大家熟知的不仅有共享汽车这个业务,还有其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投入的大量人力和财力。

因此当很多投资者谈到 Lyft 时,他们马上能联想的就是一旦共享汽车业务做大,很可能颠覆现有的出租车行业,而 Lyft 只要保持向上的势头则至少能在这个业务中和 Uber 不相上下。

这种思路很直观,也很容易理解和分析。

但是当 Lyft 找到硅谷的顶级投资者安德森·霍洛维茨(Andreessen Horowitz)时,他却想到了另外一种情形:如果 Lyft 的自动驾驶技术一旦取得重大成功,再辅以它一直深耕的共享租车业务,这会不会颠覆整个私家车的业态?

也就是说未来人们的出行习惯彻底改变,变得越来越依赖共享汽车,而自用车的使用比例越来越低?沿着这个思路畅想下去,Lyft 甚至可以继续向上直接影响汽车行业。

姑且不谈这种可能性实现的几率有多大,其中会碰到什么问题,但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很典型的突破固化思维的方式。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就好像下棋,普通选手只能看到一步、两步,但高手往往能算到三步、四步甚至更多步。

或许在另一些人看来,这种想法纯粹是“想得太多了”,恐怕连创始人团队都未必想到过这些。但对于投资者来说,确实需要这样的能力,能够大开脑洞、畅想未来。

这是从发展的眼光畅想还没有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场景,属于深度思考。还有一种方式也是我们打破传统固化思维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时要注意的:那就是突破现有的规则和定义。

2020年 DeFi 生态爆发之后,很多资深玩家总结了一些评价 DeFi 项目的经验和规则。这些规则主要包括:通证经济的设计、代币的持仓分布、社区的发展、合约是否经过审计、项目团队是否有创业经历。

用这些综合标准去评判一个 DeFi 项目时,如果其中一项或者几项评分都很低:比如通证经济设计差、合约没有经过审计、项目团队默默无闻等,那这个项目几乎注定会被判为死刑。

用这套标准去评判 DeFi 项目确实非常受用,能够避免不少坑,但接下来面对即将爆发的 NFT 类项目,用这套标准去评判则几乎会彻底失灵。

我们就以加密朋克和无聊猿来说吧。

这两个项目根本就没有什么通证经济机制;合约也没有公开见报经过什么大机构审计过;谈到项目团队,加密朋克团队勉强算有过创业经历吧,但无聊猿团队则是默默无闻的;谈到社区,加密朋克的社区发展得很不尽如人意,连团队都承认自己不擅长建设社区而因此把项目卖给了无聊猿。或许社区建设是无聊猿团队仅有的一点优势。

因此,当习惯了评判 DeFi 项目的投资人在面对 NFT 项目时,如果固守已有的规则和标准,肯定会把绝大部分 NFT 项目都判死刑。

那么面对突然出现的新项目时,我们怎么做比较合适呢?我倾向于多看它的优势和特点,多聚焦它的用户成长和发展,尽量少从“功用”的角度评判它们。

编辑: 道说区块链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