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两天和大家分享了关于无聊猿的一些看法,最后在投资方面给了一些建议。不过在大家真正动手前,还需要仔细了解 NFT 投资和 ERC-20 代币投资的一些重要区别,否则会踩不少坑,损失不少钱。
关于 ERC-20 代币,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经比较详细地和大家介绍过。它是以太坊的一种代币标准。我们平常所讲的以太坊中的各个项目的代币(比如 UNI、CRV、AAVE、COMP 等等)基本上都是基于这个技术标准实现的代币。
这些代币本质上是可以互换的,也就是说我手上的 UNI 和你手上的 UNI 在使用和交易方面没什么区别。此外这些代币可以不断细分,比如 UNI,我们可以买100个,也可以买10个,也可以买0.1个。
所以,我们说基于 ERC-20 的代币是同质代币。比特币、以太坊不是 ERC-20 代币,但也是同质代币。所以比特币、以太坊也具备这些特点。
NFT 则与 ERC-20 代币不同,它是非同质代币。我们以无聊猿来说,它有10 000个,各个都不同。我手上的无聊猿和你手上的无聊猿肯定不同。此外买无聊猿,我们只能以“个”为单位买,不可能买0.1个,0.01个等等,也就是说它是不可细分的。
ERC-20 代币和 NFT 是否可以细分的区别使得这两者的投资在风险和流动性方面呈现出一种极大的区别:ERC-20 代币的投资风险稍低、流动性较好,而 NFT 的投资风险高、流动性低。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以比特币和无聊猿来进行对比。
早年比特币很便宜的时候,普通玩家每次买都是买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后来比特币越来越贵,普通玩家再也不可能一次几个、十几个、几十个的买了,只能买0.1个,0.01个,甚至0.001个。也就是说不管怎么贵,只要想,投资者还是可以通过细分份额买入。
但无聊猿则不同,早年公开发售时,只要0.08个 ETH,大家一个个买的时候不觉得不对劲,但现在当每个的价格达到100 ETH 时,普通玩家根本无法入手。投资它的门槛便变得极高。
所以同质代币的买入基本上不存在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只是买多少的问题;而 NFT 则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因此在投资 NFT 时,对一个我们看好但价格却不再便宜的 NFT,我们往往会出现这样的纠结:
当它处于爆发期时,我们能很明显地感受到它在持续上涨,并且未来空间依旧广阔,所以我们会想,虽然现在很贵,我还是买得起,但如果它再涨,我恐怕就再也买不起了。
而一旦大市变冷,我们又会发现手中的 NFT 可能会变得有价无市,OpenSea 上的地板价显示1个 ETH,但我以0.8个 ETH 挂上去却依旧卖不掉,因为行情冷到根本就无人问津。
针对 NFT 的这个问题,业内有很多项目团队开发了专门的 NFT 碎片化工具,可以将一些知名项目的 NFT 进行碎片化。比如把一个无聊猿碎片化为1 000份,如果以今天的价格每份就是0.1个 ETH,而这里每一份又是 ERC-20 代币,所以用户可以买1份,也可以买0.1份或者0.001份。如果用户买到完整的1 000份,则可以兑换出一个完整的无聊猿。
不过这类工具基本上只覆盖了一些头部顶级的 NFT 项目,而覆盖了不了所有的 NFT 项目,并且买入这些碎片化的代币仅仅只能起到投资的作用,而无法享受精神上的愉悦感,除非买到完整的份额,兑换出一个完整的 NFT。
所以尽管有这类工具,但整体上 NFT 投资风险高、流动性小的问题依旧非常明显,这是每个准备入手投资 NFT 的投资者要极其小心谨慎的。
因此,投资 NFT,我认为选对品种很重要。如果选错品种,手里的投资可能全部打水漂,连割肉的机会都没有;如果选对,则它不仅能带来可观的收益,还能带来强大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