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97.03 -0.94%
|
深证成指 13355.42 -2.70%
|
恒生指数 26296.48 -1.71%
|
纳斯达克 23024.63 -0.08%
|
日经225指数 48088.8 -1.01%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347 文章
394802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经济数据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大空头”艾斯曼警告:美国繁荣只是AI注水?
2025年10月10日 01:23    
收藏  
举报

当人们还在为美国经济1.8%的GDP增长感到些许宽慰时,史蒂夫·艾斯曼却冷冷地指出:这数字,有点“注水”。这位因准确预言2008年金融危机而声名鹊起的投资者,在最近一期播客中揭开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如果把人工智能那块热得发烫的投资拿掉,美国经济的真实体温,可能低得吓人。

他算了一笔账:2025年美国GDP预计增长约5300亿美元,而光是谷歌、亚马逊、微软等“七大科技巨头”砸在AI基础设施上的钱,就接近4000亿。这意味着,AI几乎撑起了全部增长。剔除这部分,经济实际增速可能只剩50个基点,近乎原地踏步。艾斯曼用“双城故事”来形容这种割裂:一边是科技巨头用资本堆砌的AI幻象,另一边是大多数行业无声的停滞。

这并非孤例。越来越多的分析开始质疑当前人工智能投资的可持续性。尽管科技公司不断渲染AI将重塑经济的前景,但现实是,尚无确凿证据表明这项技术已带来广泛而实质的生产效率提升。相反,一场由资本驱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泡沫正在积聚风险。当技术光环掩盖了真实增长的乏力,整个经济的脆弱性便悄然上升。

与此同时,消费端的压力正不断浮现。纽约联储数据显示,到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已达18.39万亿美元,单季增加1850亿美元。汽车贷款余额升至1.66万亿美元,学生贷款也小幅攀升至1.64万亿美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普通家庭借贷维持生活的现实,消费能力的根基正在松动。

这种压力在汽车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疫情期间,总额达8140亿美元的刺激支票曾短暂提振了居民账户,也让银行对借款人偿债能力产生了误判。大量信用评分看似优良的贷款,实际上建立在脆弱的财务基础之上。金融机构将这些贷款打包成资产支持证券,标上“优质”标签,却忽视了其潜在的次级风险。

当时,流动性泛滥叠加供应链紧张,让车企有了提价的底气,甚至出现加价售车的奇观。消费者在收入虚高的错觉中,购买了远超其负担能力的车辆,市场一度陷入非理性繁荣。然而风向已变。随着经销商库存回升,新车价格承压下行,而二手车市场却因需求旺盛而价格走高。

CarMax最新财报显示,其贷款损失拨备大幅增加,汽车金融收入同比下降11.2%至1.026亿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销量表现最好的反而是车龄较长、里程较高的老旧车型——这说明消费者正被迫向更便宜但维护成本更高的车辆转移。这些车辆对金融机构而言回收价值极低,一旦违约,往往得不偿失,导致银行缺乏追偿动力。

更严峻的是,部分地区的汽车收回行动已引发激烈冲突,甚至出现人身威胁事件。这不仅暴露了债务催收的困境,也折射出底层家庭正陷入系统性财务崩溃。当人们连一辆旧车都难以负担时,所谓“经济增长”对他们的意义又在哪里?

艾斯曼的警示,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现实所印证。当AI投资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而消费与就业却持续疲软,这样的经济结构注定难以持久。技术的光环终会褪去,留下的不应只是一个被资本堆砌的幻象,而应是真实、普惠且可持续的增长。否则,当潮水彻底退去,我们看到的,或许将是一地难以收拾的残局。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美国政府关门,特朗普怒喷民主党Go F**K Yourself
   流动的沙        2025/10/02 01:46
世贸组织:AI将推动全球贸易在2040年增长40%
   Vicky        2025/09/18 07:58
币海财经20250901丨周周大事记之国际新闻
   币海独步者        2025/09/01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