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500指数周五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本周涨幅大幅,投资者对令人失望的消费者信心数据和持续的通胀担忧不予考虑。
美股标普500指数本周每日持续收涨,创今年内第二大周涨幅,道指更是抹平今年内累计跌幅。本周,标普500指数上涨5.3%,道指上涨3.4%,纳指跃升7.2%,科技股表现强劲,英伟达、Meta平台、苹果、微软等股价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中概股多数也呈上涨态势,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52%,小马智行、小牛电动等热门中概股涨幅明显,不过网易、京东集团等少数股票有所下跌。
在大西洋彼岸,欧股实现两连阳,德股连续两日、六日内第五日收盘创历史新高。诺和诺德逆市下跌近2%,但科技板块全周涨超4%。
美国消费者信心和通胀数据对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密歇根消费者信心创历史第二低,长短期通胀预期飙升,均创数十年新高。
5月密歇根大学1年通胀预期初值7.3%,为1981年以来最高;5年通胀预期初值4.6%,为1991年以来最高。消费者对当前个人财务状况的看法降至2009年以来最低,财务预期也创下新低。然而,投资者似乎对这些数据并未过度担忧,股市依然保持上涨势头。
美债市场同样不平静。美国消费者信心公布后,美债收益率普遍反弹,虽未逼近周四刷新的至少一个多月来高位,但全周锁定升势。
本周美债收益率连升三周,创今年内最长价格连跌周,这体现投资者对特朗普关税的担忧减退。10年期美债和2年期美债收益率在盘中经历多次波动,最终分别较前一日有一定幅度的上升。
汇率市场上,美元指数在各种消息的刺激下波动频繁。美国消费者信心和通胀预期公布后,美元指数盘中拉升转涨、刷新日高,传出欧美打破僵局消息后,美元回吐部分涨幅。
穆迪宣布下调美国评级后,美元加速回吐过半涨幅,但仍连涨四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也出现波动,在亚市盘中刷新日高,随后又有所回落,本周累涨298点,在上周回落后反弹、最近四周内第三周累涨。
比特币价格在临近美股午盘时涨破10.45万美元刷新日高,美股收盘时略低于10.40万美元,最近24小时涨0.6%左右,最近七日涨0.7%左右。
大宗商品方面,俄乌谈判期间,黄金盘中跌超2%,谈判无果而终后,金价跌幅收窄到2%以内,但全周仍创去年11月中以来最大周跌幅。
美股盘后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后,期金跌不足1%,全周仍跌超4%。两连跌的原油则出现反弹,美股早盘美国消费者信心公布后,原油曾回吐盘中多数涨幅,午盘涨幅扩大,未继续跌离周二刷新的三周来收盘高位,连涨两周。
除了经济数据和市场动态,国际政治事件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穆迪下调美国信用评级至 Aa1,担忧政府赤字,这一决定导致美国股债汇盘后齐跌。
此前标普全球和惠誉下调美国信用评级时,美股也曾大幅下跌。另外,中国大陆3月美债持仓降189亿美元,英国成美债第二大债主,日本3月所持美国国债增加49亿美元。
在贸易政策方面,自美国和中国官员本周早些时候就关税措施达成90天休战协议以来,股市强劲反弹,缓解了投资者对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和经济风险上升的担忧。
然而,美日协议在7月底前达成的可能性不大,日美已举行两轮关税谈判,双方在汽车、钢铁等产品关税问题上存在分歧。特朗普表示将在“未来两三周内”设定美国贸易伙伴国的关税税率,此后媒体称美国和欧盟打破僵局,将开启关税谈判。
共和党内讧也给政策推进带来阻碍,特朗普减税案胎死腹中,众议院预算委员会否决了共和党的减税和支出方案。而俄乌直接谈判结束后,乌称“毫无成果”,俄罗斯代表团提出的停火条件超出了先前讨论范围。
日本经济一年来首次萎缩,GDP为-0.2%,关税和通胀对其造成双重打击,日本央行加息难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