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90.49 -0.97%
|
深证成指 13216.03 -1.93%
|
恒生指数 26572.46 -1.85%
|
纳斯达克 22870.36 -2.29%
|
日经225指数 50376.53 -1.76%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962 文章
6518917 阅读
首页  >  要闻 >  房地产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房地产持续波动 官方称转型调整需要时间
2025年11月14日 06:48    
收藏  
举报

国家统计局11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0月,中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房后)价格环比下跌0.45%,创下2024年11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66%,则是2024年9月以来最深的月度跌幅。房价下行压力仍在持续放大,反映出终端购房需求尚未真正回暖。

这场已持续四年的房地产调整,已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最主要结构性因素之一。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当天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回应称,当前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从“高杠杆、高周转”旧模式向“新模式”过渡的深刻调整期,部分指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过度解读。

不过,他也承认,政策正逐步显效,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销售端降幅明显收窄

2025年1-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8%和9.6%,降幅较2024年同期大幅收窄9个和11.3个百分点,较2024年全年也有改善,说明“以价换量”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稳住了成交。

库存端持续消化

截至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56亿平方米,环比9月末减少322万平方米,已连续8个月下降。去库存节奏虽不算快,但方向明确。

房企资金面边际好转

在“白名单”融资协调机制扩围等政策推动下,1-10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降幅较2024年同期和全年分别收窄9.5和7.3个百分点,现金流最紧张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付凌晖最后总结:房地产市场仍在新旧模式转换的关键阶段,转型需要时间,波动在所难免。下一步将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控增量、优存量、提品质”,长短结合、标本兼治,推动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背后的真相比官方表述要严峻得多。

连续四年深度调整、房价创年内最快跌幅,这已不是简单的“转型阵痛”,而是需求端发生了不可逆的结构性萎缩:高房价透支了三代人的购买力,年轻人躺平、延迟结婚生育,改善性需求被高杠杆老房子套牢,刚需又被收入预期拖累。在这种背景下,仅仅靠“白名单”输血、松绑限购限贷、降首付降利率这些供给端和交易端政策,顶多能减缓下滑速度,却很难真正把需求拉回来。

去库存连续8个月下降听起来不错,但7.56亿平方米的绝对值仍然高得吓人(相当于近7年的消化周期),而且主要是靠房企大幅降价硬去,利润几乎被抹平。资金面“降幅收窄”也只是相对的少跌一点,房企到位资金整体仍是负增长,现金流依然紧绷,暴雷风险并未根本解除。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官方反复强调的“新模式”至今仍停留在口号层面:租购并举、保障房、旧改、城中村改造这些方向都对,但真正落地的增量政策力度远远不够,融资、土地、税费等核心痛点没有实质性突破。市场参与者最需要的,是一个清晰、可预期的盈利模式,而不是继续在“保交楼”和“防风险”的紧箍咒里苦苦支撑。

如果2026年上半年还看不到更大力度的需求端刺激(比如大幅降低交易税费、彻底放开限价、共有产权房大规模试点等),中国房地产大概率仍将维持低位震荡,甚至不排除个别城市出现系统性风险。届时,它对经济增长、地方政府财政、银行资产质量的拖累会比现在更明显。

一句话总结:政策正在努力“止血”,但离“造血”还有相当距离。真正的底,恐怕还得等需求侧的信心真正修复,或者等一个足够大胆的制度性变革。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中国10月新房售价创下一年来环比最大跌幅 低迷态势加剧
   陆一夫        2025/11/14 03:23
特朗普拟推50年期房贷:解救中产还是加深债务?
   Vicky        2025/11/12 05:42
2026年中国GDP放缓至4.5%?瑞银预测:房地产将继续下行
   以太坊信徒        2025/11/11 05:52
中国经济复苏曙光乍现:10月CPI转正 通缩压力能否彻底化解?
   以太坊信徒        2025/11/10 06:42
黄金市场抛售压力暂缓 但短期走势仍然扑朔迷离
   以太坊信徒        2025/11/10 03:37
币海NEWS周周大事记丨中国新闻 第251110期
   鲁克        2025/11/10 02:25
房地产拐点已现?他们或将重塑楼市格局
   币海独步者        2025/11/04 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