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手住宅销售均价 9 月环比下降 0.74%,至此已连续 41 个月处于下跌态势。业内研究认为,二手住宅市场短期内仍将面临一定压力。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 9 月 29 日(周一)与 9 月 30 日(周二)发布的最新调查数据,中国 100 个城市 9 月二手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 13381 元人民币(下同,折合 2426 新元),较去年同期下跌 7.38%。
新建住宅市场方面,9 月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 16926 元,环比微涨 0.09%,同比上涨 2.68%。从累计数据来看,今年 1-8 月,百城二手住宅价格累计下跌 5.08%,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 1.54%,不过三四线城市新房价格整体仍呈下跌趋势。
中指院分析指出,今年以来新建住宅市场整体运行平稳,自二季度起销售态势有所转弱,7、8 两月市场表现较为平淡,9 月因供应端改善,带动销售出现小幅恢复。
二手住宅市场则持续维持 “以价换量” 的格局:重点城市成交量在 6-8 月经历阶段性放缓后,9 月环比、同比均实现回升。但鉴于重点城市挂牌出售房源量仍维持高位,中指院预测,四季度二手住宅交易活跃度将温和回升,短期内 “以价换量” 的态势仍难以扭转。
中指院判断,四季度中国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围绕 “止跌回稳” 目标推进,推动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加快落地。值得关注的是,10 月下旬召开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将研究制定 “十五五” 规划(2026-2030 年)的相关建议,预计将为房地产行业未来五年发展明确方向。
另有路透社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分析师预计中国房地产价格最早要到 2026 年下半年,甚至 2027 年才能企稳,这一预测较三个月前推迟了约半年时间。
短期看,政策托底与市场出清将并行,核心城市的结构性机会与三四线城市的风险释放并存;中长期看,租购并举、品质优先、绿色智能的发展新模式将重塑行业格局。对于购房者而言,核心城市优质资产仍是抗通胀的重要选择,但需摒弃 “炒房” 思维,注重居住属性;对于房企而言,深耕核心城市、提升产品力和拓展新赛道是生存关键;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需在稳增长与防风险之间把握平衡,通过制度创新推动行业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