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叫敢叫「pedia」的都很牛, 比如说,维基百科 Wikipedia ,旅游服务平台Expedia。
币圈也有pedia, Crypto-pedia,是一家注册在新西兰的交易所,这家交易所最辉煌的的时候,有1000多个交易对,也是早期上Skycoin的交易平台,随着Skycoin 的上涨,Cryptopedia和它的用户都赚得盆满钵满,即使在漫长的加密寒冬,几千家交易所倒闭,他们还是挺住了。
不过谁也没有料到,就在今年1月Cryptopedia遭到了一次黑客攻击,损失了价值1600万美元的以太坊和ERC-20的代币。而且,随着以太坊和代币的升值,他们交易所债务将更加深重。
业界同样遇到过大规模盗币的交易所也不少。5月8日,币安热钱包被盗7000个BTC刷爆币友圈,按照当时比特币的价格换算下来,此次币安被盗总值近4200万美元。事后他们的危机处理是用自己的基金来偿付。币安是全球交易所前几位的交易所,财大气粗,而且他们的平台币在市场上表现不俗。目前整体市值超过30亿美元。
2016年8月,交易所Bitfinex系统升级,黑客利用系统的漏洞转走了12万个比特币,当时的市值总值7200万美元。随后,Bitfinex通过债转股的方式,被盗用户成了股东,缓解了这场被盗的债务困境。不过,就Bitfinex公布每年3·4亿美元的利润,这些特殊股东,每年得到股份补偿相当不错了。
当然,也有很糟糕的例子,如2014年2月,当时最大的数字货币交易所MtGox遭遇了最严重的黑客攻击。据知情人士分析,此次攻击中MtGox被盗85万枚比特币,总值4.7亿美元。其中,用户损失的比特币达73万枚。
之后,MtGox并没有给出任何有效补偿措施,而是宣布暂停交易,两周后,却突然关闭网站,宣布破产。不过有意思的是, MtGox已经不能算破产了, MtGox留存的20万个比特币以及比特币现金,按照现在市价来算,足够覆盖当时市价(100-600美元)用户损失的73万左右的比特币。我们知道按照日本的法律,都是按照法币来清算的。
据说,Cryptopedia 也想过通过发售平台币来给自己舒困,可惜在熊市期间流失太多,如今它的平台币根本没有市场。
和MtGox相似,Cryptopedia除了安全的问题之外。他们的客服品质极差,甚至长时间没有人回应,管理上的疏漏,导致客户大量流失。客户的粘度不够,也不做市场推广和品牌公关。
如今,直接宣布破产,根据Coindesk的消息,Cryptopedia已进入了清算阶段,平台上剩下的加密资产将全部售卖成法币,补偿给受损失的平台用户。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Cryptopedia将留存的加密币换成法币,也会造成对市场的冲击。
当然不会像MtGox那样,让市场失去信心。但是,无疑也是给熊转牛的市场亢奋情绪,泼了一盆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