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的长和把巴拿马运河的港口卖给贝莱德后,立马就引发了高度关注,甚至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3月13日,中方港澳办官网转载了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文章——《莫天真,勿糊涂》。文章说得很明白,这可不是普通的商业行为,而是美国动用国家力量,靠胁迫、施压这些手段,侵吞他国正当权益的霸权行径。
直接影响就表明了,可能会冲击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地位。毕竟中国可是巴拿马运河的第二大用户,每年海量货物都得通过运河运输。要是这些港口经营权落到美国财团手里,以后他们很可能提高中国船只通行费,优先处理美国船舶,只会大大增加中国企业的物流成本。
极端情况下,美国控制港口后,甚至可能限制中国商船、军事舰艇过境通行。从更大的视角看,这笔交易可能成为美国推行 “长臂管辖” 和霸权主义的工具,打乱中国与拉美地区的贸易节奏,破坏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布局。所以,中方通过第三方媒体表达对这次交易的不满,既表明了对事件的高度关注,又巧妙地避免了直接干涉企业决策的嫌疑。这既是对李嘉诚的一种提醒,也是向香港商界释放信号。
李嘉诚不是现在在出售港口资产,李嘉诚的港口从2011年就开始卖了。和记港口信托于2011年在新加坡上市,主要持有香港和深圳的港口资产,如香港国际货柜码头、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这一举动被视为李嘉诚开始套现港口资产的信号。2016年:长和集团以13亿美元出售了中东阿曼苏哈尔港口的权益。2021年,以约4.85亿美元的价格,将香港葵涌4号、6号和7号货柜码头出售给新世界发展,2023年,出售英国港口业务。也就是说李嘉诚不看好港口这块重资产业务,这十多年一直在出售自己的港口经营权套现。据彭博社报道,这次贝莱德与长和达成的190亿美元交易,与此前这些港口的估值基本相符,交易后李家资产将增加13亿美元。
首先我们不论是非,仅作为商人,李嘉诚一生几乎没尝过失败的滋味,这次出售港口也不例外。
其次,从商业角度看,李嘉诚卖的这些港口资产盈利能力不怎么样。2024 年,巴拿马那两个被出售港口,收入占长和集团的3.9%,可利润还不到1%。相反,长和在中国内地和香港的港口资产表现非常强劲,利润贡献率比海外港口高多了。所以,卖掉海外港口资产,把精力集中在亚洲核心港口,是优化资产配置的明智战略选择。
另外,从地缘政治角度看,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风险对商业决策影响越来越大。美国这几年对巴拿马运河关注度持续上升,甚至喊着要 “收回” 巴拿马运河。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以市场价格出售自保避险,其实也是合理的选择。
一直以来,李嘉诚的商业和政治嗅觉都特别敏锐。这次出售海外港口资产,意味着长和从全球化向区域化战略转型。这种聚焦核心市场的战略转型,既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又能更好的应对未来不确定性。从他自身和家族利益出发,这一番操作好像也没啥问题。
从理性角度出发,我觉得这是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一位资深商人的理性决策。用爱国绑架企业商业决策的角度,我个人认为有失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