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切都变了:通货膨胀困扰着美国经济。消费者价格指数比一年前上升了7.9%。个人消费支出指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6.1%。我们已经40年没见过这样的价格压力了。
如果我们想要理解通货膨胀,我们需要一个框架来组织我们的思想。经济极其复杂;如果没有一个模型来帮助我们专注于相关的细节,我们就会摸不着头绪。
通货膨胀意味着,物价普遍上涨。同样,这意味着美元正在失去购买力。经济学家区分一般价格变化和相对价格变化。后者来自于在特定市场中运作的供求力量。前者是所有市场的共性。
我们经常使用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概念来分析通货膨胀。尽管名字相似,但这些概念与微观经济中的供求并不同。总需求指的是经济中的名义总支出。总供给意味着总产量的状况。
我们通过跟踪价格指数的变化来衡量通货膨胀。这类产品有很多,每一种都聚焦于经济的一个方面,比如消费者产品或生产者产品。此外,覆盖同一区域的一些价格指数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上述CPI和PCEPI都是消费品价格的快照。但其背后却有些不同。
通常,通货膨胀是由总需求扩大引起的。当总需求(也称为总支出或名义GDP)增加时,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会上涨。当然,它们不是均匀上升的。通货膨胀总是有一些分配效应。但与一般现象相比,这些数字通常都很小。
扩大货币供应是刺激总需求最简单的方法。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当新冠威胁到经济时,美联储印制了大量钞票。重要的是,货币需求也上升了。这削弱了增加货币供应带来的通胀效应。
增加政府开支通常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不过,也有一个可能的例外:如果政府背负的新债务如此之多,以至于公众希望通过印钞来填补财政缺口,那么美元的持有者可能希望在美元贬值之前将其花掉。当然,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美元就贬值了!在近代历史上,这对美国来说不是一个问题,但政府为抗击新冠背负了巨额债务。现在可能就是这样。
供给方面的行动也会导致通货膨胀。当总供给减少(或增长比以前更慢),所有东西都会变得更贵。这里的关键是生产力。如果将投入转化为产出变得更加困难,价格就会上升。这也导致了通货膨胀。我们已经听说了很多关于全球运输的各种物流问题,以及半导体等重要生产商产品的缺乏。能源价格正在显著上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所有这些因素都使得生产更加困难。在经济学中,难度越大意味着成本越高。对于一定数量的总需求,减少的总供给只会导致通货膨胀。
并非所有可观察到的价格上涨都是通货膨胀。汽车的价格,尤其是二手车的价格,比一般价格上涨得更快。毫无疑问,通胀是存在的,因为这是所有市场的共性。但汽车市场的具体供需变化也导致了高于平均水平的汽车价格上涨。我们区分汽车的相对价格上涨(微观经济学;供给和需求)和包括汽车在内的一般价格都在上涨(宏观经济学;总供给和总需求)。
仅仅因为我们使用不同的概念来分析相对的和一般的价格变化,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精确地指出每一种变化有多少。我们对价格指数的测量经常同时反映这两种情况。经济学家有各种统计工具来从一般价格变动中找出相对的价格变动。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概念上的差异。不要将所有市场的共性与某个市场的特殊性混为一谈。
作者:亚历山大·威廉·索尔特(Alexander William Salter)
罗尔斯商学院经济学副教授,自由市场研究所比较经济学研究员,均任职于德克萨斯理工大学。他曾在《货币、信贷和银行》、《经济动态与控制》、《宏观经济学》和《美国政治科学评论》等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他的观点文章发表在《国会山》、《美国保守派》、《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奎利特》和许多其他媒体上。
索尔特在乔治梅森大学获得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在西方学院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他是2011年AIER暑期奖学金项目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