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广泛认为,导致经济衰退的原因是商品和服务需求的下降。如果私营部门未能加强其需求,那么政府应该介入,通过提高其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来弥补。然而,任何个人的需求能力都受到其生产他人重视的商品的能力的限制。个人生产的价值更高的商品,他们就能需求更多的商品。根据詹姆斯·米尔(James Mill)的观点,
当商品被带到市场时,需要的是有人购买。但要购买,必须有支付的手段。因此,整个国家存在的集体支付手段构成了整个国家的市场。但是,整个国家的集体支付手段由什么组成?难道不是由其年度产出,由全体居民的年度收入组成吗?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购买力正好由其年度产出衡量,这无疑是事实;那么,你越增加年度产出,你就越通过这一行为扩展了国家市场、国家购买力和实际购买量……因此,一个国家的需求总是等于一个国家的产出。这确实必须如此;因为一个国家的需求是什么?一个国家的需求正好是其购买力。但其购买力是什么?无疑是其年度产出的程度。因此,其需求的程度与其供给的程度总是完全相称的。
政府能使经济成长吗?
政府能使经济成长的整个想法源于这样一个观点,即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经济的产出增加初始政府支出的倍数。乘数魔力的大众化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写道,
如果财政部将旧瓶子装满钞票,将它们埋在废弃的煤矿中合适的深度,然后用城镇垃圾填满到表面,并将它留给私营企业按照行之有效的自由放任原则来挖掘这些钞票(当然,通过招标获得钞票承载领土的租赁权),那么就不需要再有失业了,而且在反响的帮助下,社区的实际收入及其资本财富很可能比实际情况大得多。
让我们考察政府需求增加对经济财富形成过程的影响。随着政府支出,它必须征税、借贷或印钞,它所支出的东西抬高了价格,并从私营经济中攫取资源。它强制进行一种无交换的交换。正如人们所见,不仅强制执行者的支出增加——他不生产任何有用的商品——不会使整体产出增加一个正的倍数,相反,这会削弱一般财富生成的过程。
通过征税,政府强制生产者与其产品分离,以换取政府服务,这反过来削弱了财富的生产。而且,根据米塞斯(Mises)的观点,
……需要强调这样一个真理,即政府只能花费或投资它从公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而且它的额外支出和投资会完全限制公民的支出和投资。
需求对商品生产的依赖不能通过政府支出来消除。相反,宽松的财政政策只会使财富生成者贫穷,并削弱他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它会削弱需求。
因此,要复兴经济需要的不是通过政府支出加强总需求,而是削减政府支出。这将使财富生成者能够通过允许他们推进财富生成业务来复兴经济。通过加强经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我们实际上是在加强总需求。根据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观点,
没有人生产但不以消费或出售为目的,他从不出售但不以购买其他商品为意图,这种商品可能对他立即有用,或者可能有助于未来的生产。因此,通过生产,他必然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或者其他人的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什么导致经济衰退?
对于大多数评论员来说,经济衰退的发生是意外事件的结果,例如冲击,将经济推离稳定经济增长的轨道。冲击削弱了经济。
另一方面,通常情况下,经济衰退是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结果,特别是由政府和中央银行主导的。通常,这发生在中央银行紧缩立场之后,紧随一段扩张性货币政策时期。在此背景下兴起的各种商业活动,尤其是资本品部门,由于先前货币和信贷通胀以及低利率而兴起,现在面临压力。这些活动无法继续维持自身,因为它们依赖于货币供给的增加和人为的低利率。通货膨胀性的货币和信贷增加设置了一种无交换的交换,这扭曲了生产结构。
一旦中央银行收紧其货币立场(因为它不能永远膨胀),就会随之而来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下降和货币利率的上升。这破坏了各种非生产性活动,并引发经济衰退。由于非生产性活动无法维持自身,因为它们无利可图,这些活动开始恶化(即裁员、失业、资产清算、资源浪费、不完整项目等)。显然,造成问题的激进财政和货币政策,只能削弱经济复苏的前景。
总结与结论
在经济危机期间,政府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少地干预。通过较少的干预,价格和生产可以调整以符合市场现实,更多的财富留在财富生成者手中,这允许他们促进财富的扩张。有了更大的财富池,就能更容易吸收各种失业资源并消除危机。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很可能伤害财富生成的过程,从而使事情变得更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