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近期持续加强贸易限制,直接引发亚洲股市周一下跌。澳大利亚与韩国股市走低,香港恒生指数低开,而日本市场则因假期休市。
此轮市场波动的根源,是上周末两国间激烈的政策对抗与言辞交锋。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誓言,将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新的报复性关税,以回应中国对稀土等物项实施的出口管制。
中国商务部随即强硬表态,称“我们不怕”与美国发生贸易战,并指责美方实行“教科书式的双重标准”。这一针锋相对的态势,将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博弈推向了新的高潮。
此前,特朗普关于加征100%关税的威胁已在金融市场引发剧烈震荡。上周五,美国三大股指全线重挫,道指下跌1.9%,标普500指数暴跌2.71%,纳指下泻3.56%,创下自4月10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全球市值蒸发高达2万亿美元。
尽管特朗普周日暗示可能不会兑现“大幅提高关税”的威胁,但市场的创伤尚未愈合,紧张情绪仍在持续发酵。
美联储主席人选成为市场关注的中心,一份包含五名候选人的名单被缩小。与此同时,美联储理事沃勒公开表示,美国就业增长可能已连续数月为负,劳动力市场疲软已成为其政策制定的最大关切,他对未来会议降息25个基点持开放态度。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再次发出警告,认为美国债务过快增长、财富不均及内外冲突正催生类似二战前的危险氛围,加剧了市场的长期忧虑。
日本执政近25年的自民党与公明党联盟濒临瓦解,公明党宣布不再支持自民党新领袖高市早苗出任首相。欧洲则传来中资企业受阻的消息,荷兰政府通过企业法庭裁决,暂停了闻泰科技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中资股权权利被大幅限制。
中方针对美方计划于10月14日对中国船舶征收特别港务费的举措作出反制,中国商务部呼吁美方正视自身错误,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
交通运输部宣布将对美国船舶收取同等费用,预示着一场涉及航运领域的“关税战”可能即将上演。此外,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对高通公司因收购 Autotalks 未依法申报而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展开立案调查,进一步体现了中美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博弈。
展望未来一周,全球市场将迎来一系列关键事件。甲骨文将于10月13-16日在拉斯维加斯举办全球 AI 大会(Oracle AI World)。2025年 IMF 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将于10月13-18日召开,全球央行行长将重点讨论股市泡沫及潜在崩盘风险。
由中国工信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16-18在北京举办,以 “汇智聚能 网联无限” 为主题传递产业声音。
10月13日,埃及将在沙姆沙伊赫召开 “沙姆沙伊赫和平峰会”,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主持,旨在结束加沙冲突,二十多个国家领导人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将出席。
经济数据方面,美国原定10月15日发布的9月 CPI 因政府停摆推迟至10月2 日,这份数据不仅关乎明年美国社会保障金调整,更是美联储10月28-29日 FOMC 议息会议前判断通胀走势的关键依据。
10月13日中国将发布9月进出口数据,华泰证券预计出口同比增速约6.0%,中金公司预测达7.4%,较8月的4.4%明显加速。中国将于10月15日发布9月 CPI 和 PPI 数据,华泰证券预计 CPI 同比为-0.1%,中金公司预测为-0.3%,均较8月的-0.4%改善。
10月13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人选将公布;三星电子(10月14日)、阿斯麦(10月15日)、台积电(10月16日)将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
寒武纪将于10月17日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其上半年营收同比暴涨4347.82%并实现扭亏为盈,市场期待验证其增长持续性;美国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贝莱德等多家投行也将发布财报。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定于本周二就经济和货币政策前景发表讲话,美联储理事沃勒、迈克尔・巴尔、米兰及多位地区联储主席也将陆续发声;美国关税政策的法律纠纷有望在下周迎来新进展,市场将密切关注其对中美贸易关系及全球供应链的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