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爆发大规模抗议,超过六万民众走上街头,矛头直指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巨额腐败。这场持续一整天的抗议演变成暴力冲突,抗议者身着黑衣,焚烧警用集装箱,向警方投掷瓶子与石块。
警方通报称,49人因纵火、投掷石块等行为被捕,其中包括13名未成年人,至少70名警员受伤。临时全国警察总长纳尔塔特兹中将称,大部分集会仍保持和平,但难掩民众愤怒的整体氛围。
菲律宾社会对政府腐败的的愤怒由来已久。因为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被证实都是“幽灵工程”。其中,自2022年以来,用于防洪的5450亿比索(约95.4亿美元)开支中,成千上万的项目不是劣质施工,就是根本不存在。
多地工程报出相同费用,仅15家承包商就独吞了20%的预算。目前,菲律宾的公共工程部长已被迫辞职,新任部长叫停了所有招标,并要求官员集体递交辞呈。
现任总统小马科斯之前是以“反腐”为竞选议题,重新执政的。然而,这个家族本身就是菲律宾腐败历史的象征。老马科斯在1986年因“人民力量运动”被推翻,留下超过100亿美元的不义之财。
尽管社会要求归还非法财富的呼声不断,但在短暂流亡后,马科斯家族重新回到政坛。而2022年,小马科斯当选总统之后,其妹妹入主参议院,儿子和堂兄也掌握国会要职,如今堂兄因卷入腐败丑闻被迫下台。
这可能是“菲律宾历史上最大的腐败丑闻”。同时,菲律宾反对派提醒民众,9月21日是老马科斯宣布戒严53周年。戒严时期成千上万人失踪或被杀,国家陷入贫困,而马科斯家族却大发横财。
然而,正当菲律宾政坛因腐败动荡不已时,马尼拉当局在对外政策上却愈发冒进。小马科斯不仅解除了与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联盟,还在外交上紧抱美国,主动在南海问题上反复挑衅中国,不断派遣船只闯入中国南沙岛礁附近海域制造冲突。
这种转移国内矛盾的做法,表面上迎合了民族主义,但实质上将菲律宾推向地区对抗的前线。
面对人民的怒吼,小马科斯虽然口口声声宣称“反腐”,甚至对媒体表示“如果我不是总统,我也会和他们一起上街”,还宣布成立三人调查委员会。
但正如资深社会运动人士卡西诺所言,“如果马科斯家族不归还不义之财,他的反腐言辞就是空话”。目前,他的盟友们更忙于互相指责,真正承担责任的往往只是“小鱼小虾”。
菲律宾的现状揭示出一个典型的西方式民主国家的悖论:一方面,腐败、经济、民生等国内问题一大堆,人民走上街头要求改革;另一方面,当局却在各种国际问题上制造争端,将本应用于改善民生的资源消耗在地缘对抗上。
对中国读者而言,这不过是一套再熟悉不过的政治叙事,既一个国家如何通过冒进主义威胁区域和平的警示。
历史已反复证明,腐败与外部冒进往往相伴而生。若马科斯政府不能真正遏制内部腐败,却一味在南海问题上充当大国博弈的“马前卒”,那么菲律宾不仅难以摆脱家族政治和贪腐循环,更可能将自己拖入更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