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Unitree Robotics)宣布,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提交IPO申请,计划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公司已于7月启动IPO辅导流程,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得到红杉中国、经纬创投和顺为资本等背书。2024年,宇树科技营收突破10亿元人民币,其中四足机器人贡献65%,人形机器人占30%,核心组件销售占5%。
创始人兼CEO王兴兴在6月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公司员工规模已达1000人,全球市场覆盖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数十个国家,出口占比超60%。
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结构显示,四足机器人(包括Go1、Go2、B2及轮式变种B2-W)占总销售额65%,约6.5亿元,其中80%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领域,20%应用于工业场景如管道检查、消防巡检和电力设施维护。
人形机器人(H1和G1系列)贡献30%营收,约3亿元,全部用于研究、教育和消费市场,如大学实验室、AI开发平台和个人娱乐。剩余5%(约5000万元)来自核心组件销售,包括关节电机、减速器和3D激光雷达等。
宇树的人形机器人G1定价仅1.6万美元,远低于特斯拉Optimus。
公司自研核心组件(如高能量密度关节电机和3D激光雷达)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其四足机器人Go1和Go2定价分别低至2000美元和3000美元,远低于波士顿动力Spot的7.4万美元。 人形机器人G1在2024年8月进入量产,定价1.6万美元,配备23-43个关节电机,灵活性超越普通人类,广泛应用于AI研究和教育场景。
王兴兴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四足机器人为我们积累了技术与市场经验,人形机器人则是未来的增长引擎。” 公司已申请180多项国内外专利,授权超150项,技术壁垒显著。
宇树科技的IPO计划恰逢全球机器人市场热潮。根据高盛预测,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38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45.5%。
四足机器人市场同样火热,Polaris Market Research估算,到2034年AI机器人狗市场将达2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8.5%。 宇树科技凭借低成本、高性能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与波士顿动力、Deep Robotics等并列第一梯队。2024年,公司全球出货量占四足机器人市场的30%以上,出口覆盖美国、欧洲、日本等地,海外收入占比超60%。
宇树科技的IPO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2023年,北京经开区发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形成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深圳、广州等地也出台政策,加速人形机器人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宇树科技所在的杭州,依托浙江大学的科研优势,形成了从核心组件到整机的完整产业链。
宇树科技2024年2月完成B2轮融资近10亿元,由美团、金石投资、源码资本等领投,估值约20亿美元。IPO预计募集资金约5亿美元,将用于研发、团队扩张和全球市场布局。摩根士丹利预测,宇树科技上市后估值可能达30-40亿美元,受益于AI热潮和机器人产业的高增长预期。
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G2人形机器人,目标实现家务场景应用,如洗衣、烹饪等,进一步拓展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