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美瑞谈判人员未能在周四前达成协议以规避即将生效的 39% 关税,美国消费者购买瑞士产品——从奢侈手表、高端护肤品到手工巧克力——将很快面临大幅涨价。
上周,美国宣布将对瑞士征收全球最高税率之一的关税,这一决定令许多政界人士、分析师和企业感到震惊。此前,市场普遍预期瑞士将与欧盟、英国一样,获得相对温和的基准税率——分别为15%和10%。
美国与瑞士之间的贸易逆差巨大,2024年总额高达383亿美元。瑞士政府解释称,这一逆差部分源于其作为全球最大的黄金精炼中心的地位,大量黄金和白银在瑞士加工后再出口至世界各地。幸运的是,贵金属产品不受白宫今年4月推出的“互惠关税”政策影响,因此免于此次39%的高税率。
然而,其他领域则面临不确定性。美国是瑞士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主要进口国,尽管目前医药产品被豁免于39%的关税,但美国可能依据232条款展开单独调查,未来仍存在加征特定行业关税的风险。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最直接的影响将体现在瑞士高端消费品的价格上。根据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的数据,2024年美国是瑞士手表最大的海外市场,出口额达43.7亿瑞士法郎(约54亿美元)。
要获得“瑞士制造”认证,一块手表的生产成本中至少60%必须在瑞士完成,且技术开发也需在瑞士进行。这一严格标准确保了产品的高品质,但也意味着难以通过转移生产规避关税。
在线转售平台 Bob’s Watches 的创始人保罗·阿尔蒂里指出:“39%的关税将带来真正的震动。”他举例称,一款售价1万美元的劳力士潜航者型手表,最终零售价可能飙升至近1.4万美元。
经销商将面临艰难选择:是自行承担成本、压缩利润,还是将负担转嫁给消费者。无论哪种方式,都可能导致交货周期延长和终端价格全面上涨。
Vontobel 瑞士股票研究主管让-菲利普·贝尔奇表示,这一税率对瑞士手表行业而言将是“毁灭性的”。他指出,今年春季行业已普遍上调价格5%至10%,若再遭遇39%的关税冲击,对美国消费者,尤其是中端市场品牌而言,将是难以承受的负担。
尽管像劳力士、百达翡丽和爱彼等顶级奢侈品牌拥有漫长的等待名单,具备更强的提价能力,但整个行业的运营将变得异常艰难。贝尔奇强调:“你能采取的措施非常有限。提高效率或许能缓解部分压力,但总体而言,这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消费品巨头雀巢作为瑞士最大的企业之一,其情况稍显特殊。公司表示,其在美国销售的产品中超过90%为本地生产,因此直接受到的关税影响极小。然而,其高端咖啡品牌 Nespresso 却是一个例外——所有产品均在瑞士生产并出口全球。
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分析师詹姆斯·爱德华兹·琼斯认为,Nespresso 很可能成为受关税影响而涨价的商品之一。此外,以鱼子酱护肤著称的 La Prairie、水疗品牌 Valmont 和指甲护理品牌 Mavala 等美容护肤企业,也可能因无法享受药品关税豁免而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奢侈品领域同样难以幸免。历峰集团旗下的卡地亚和梵克雅宝等品牌已开始感受到成本压力。美国银行证券指出,瑞士关税上调将影响历峰集团7%的投入成本,提价成为最直接的应对策略。
但分析师也警告,价格上涨可能抑制消费者需求。隆奥银行在报告中分析,尽管一小部分奢侈品可能因“凡勃伦效应”而需求上升,但整体而言,高关税将损害消费意愿。
瑞士巧克力行业同样面临严峻考验。瑞士巧克力制造商协会总监罗杰·韦尔利表示,39%的关税将直接转嫁为价格上调,导致许多成员企业在美国的业务大幅萎缩。更严峻的是,近期瑞士法郎兑美元升值,使得实际价格涨幅可能接近55%。
大型企业如兰迪特 & 施普伦格利和巴里·卡莱博特已在美设厂,可规避部分风险,但像卡米利·布洛赫和拉德拉赫这样的中小型企业仅在瑞士生产,将首当其冲。
韦尔利强调:“‘瑞士制造’是国际市场的质量标志。如果产品不再在瑞士生产,你就会失去客户。”这一原产地规则迫使莫德利兹集团在2023年将其托伯罗恩巧克力的包装从“瑞士巧克力”改为“源自瑞士”,以应对生产转移至斯洛伐克后的标签合规问题。
随着周四的最后期限临近,瑞士代表团正与美方展开紧张谈判。然而,目前尚无迹象表明协议即将达成。
若39%的关税如期实施,不仅将冲击瑞士出口企业,更将考验美国消费者对高价奢侈品的承受能力。这场关税风暴,正将“小国精工”推向全球贸易博弈的风口浪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