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597.94 0.12%
|
深证成指 11217.58 0.44%
|
恒生指数 25562.13 0.68%
|
纳斯达克 21191.5 0.39%
|
日经225指数 40998.27 -1.10%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777 文章
5936512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接受15%关税 特朗普精准拿捏欧盟痛点
2025年07月28日 07:53    
收藏  
举报

欧盟在与特朗普的贸易交锋中步步退让,最终无奈接受 15% 的关税。这一结局,让欧洲深藏的一大遗憾浮出水面:未能在关键时刻与中国联手反制美国。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7 月 27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与欧盟达成 15% 税率的关税协议。按照协议,欧盟将增加对美国投资 6000 亿美元,购买美国军事装备以及价值 7500 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

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欧盟被迫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这一事件引发了欧洲内部对其贸易政策和战略自主性的深刻反思。

欧洲政策中心智库的 Georg Riekeles 认为:“回过头看,如果欧盟在 4 月份就对美国采取强硬措施,联合中国报复美国上调关税的行为,那将会对市场和特朗普造成巨大冲击。”

一位外交官直言不讳地表示:“他就像校园里的恶霸,我们却没有和其他人一起反抗他。不团结的人,会被逐个绞死。” 这番话生动地道出了欧盟在此次关税战中的处境和教训。

欧盟妥协之路的开端:4 月 10 日的战略失误

欧盟对特朗普贸易攻势的妥协,始于今年 4 月 10 日。

当月初,特朗普对全球大部分地区实施所谓的 “对等关税”,引发金融市场恐慌,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国资产。面对市场的剧烈反应和多方压力,特朗普很快做出让步。据环球时报消息,特朗普 9 日宣布,将对大多数国家暂停实施所谓 “对等关税” 90 天,仅保留 10% 的 “最低基准关税”。

然而,布鲁塞尔方面也选择了退缩。4 月 10 日,欧盟暂停了报复性关税,接受了美国在威胁下提出的谈判邀约:大部分贸易面临 10% 的关税,钢铁、铝和汽车则面临更高的税率。

与加拿大和中国选择立即反击,给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带来压力不同,欧盟 —— 受成员国不同观点的制约 —— 选择了忍受痛苦,寄希望于能通过谈判获得更好的协议。

最终,在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达成的框架协议中,欧盟接受了 15% 的 “基础” 关税,这其中包括关键的汽车行业,而钢铁将受配额系统约束。

决策者们在避免即时跨大西洋贸易战的同时,心中也充满遗憾:作为全球最大的贸易集团和所谓的经济重量级力量,欧盟如果在早期不手下留情,是否能获得更好的条件?

错失的机会:欧盟内部分歧与犹豫不决

欧盟的谈判团队在应对特朗普时反应迟缓。

此前,由资深贸易官员和冯德莱恩的贸易顾问组成的专门团队制定了三点计划,但在特朗普的快速行动面前化为泡影。他们原本计划通过购买更多液化天然气、武器和农产品来减少近 2000 亿欧元的商品贸易逆差,提出相互降低关税,并准备反制措施。然而,特朗普的行动比预期更快,3 月份就对钢铁、铝和汽车征收 25% 的关税。

欧盟内部的分歧进一步削弱了其谈判立场。虽然德国、法国等国推动欧盟委员会考虑使用 “贸易火箭筒”(反胁迫工具),但并非所有成员国都赞同这一强硬举措。欧盟贸易总司长 Sabine Weyand 则敦促各国展现 “战略耐心”。

5 月份,据新华社报道,美英达成贸易 “框架” 协议,英国接受 10% 的基础关税,这一消息进一步鼓励了欧盟内部寻求解决方案的成员国,尤其是德国。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和德国总理梅尔茨坚持欧盟早期提出的建议:如果美国也这样做,就放弃所有工业关税,尽管华盛顿早已明确表示希望获得单方面让步。

战略耐心与强硬反击的内部路线之争

在与特朗普长达数月的谈判中,欧盟内部在应对策略上存在严重分歧。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长 Sabine Weyand 一直主张对特朗普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并使用欧盟的报复工具,这与冯德莱恩更为温和的立场形成对比。

法国政府也一再呼吁欧盟委员会对特朗普的关税采取更强硬的应对措施。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及其亲密助手认为,特朗普可能采取的额外措施 —— 包括威胁对欧盟制药等关键部门征收特定关税 —— 意味着关税战升级的风险过大。

欧洲对美国安全保障的依赖,也成为反对贸易对抗的另一个理由,特别是对该集团的东部和北部成员国而言。外交官表示,特朗普可能切断对乌克兰的武器供应、从欧洲撤军甚至退出北约的担忧,一直笼罩着谈判过程。

被 “碾压” 的结局:特朗普精准拿捏欧盟痛点

欧盟谈判团队最终不得不接受美国 15% 的关税,官员们试图将其描述为维持现状的协议,声称 15% 理论上包含了之前 4.8% 的美国平均关税。但有分析认为,实际上,基于贸易加权,美国对欧盟进口的既有关税仅为 1.6%。

一位大使坦言,欧盟被特朗普的战车 “碾压”,这一事实无法掩饰:“特朗普准确地找到了我们的痛苦阈值。” 欧盟的这次经历教训深刻,它凸显出在面对贸易霸凌时,缺乏团结和果断的战略,只会导致更不利的结局。

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欧洲董事总经理 Mujtaba Rahman 表示:“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的一些人将此视为典型的贸易争端,并推动采取报复措施,但冯德莱恩必须考虑更大的局面,这导致了她的谨慎和风险规避。”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比特币飙升至12万美元,ETH逼近4,000美元,关税战步入尾声
   鲁克        2025/07/28 08:21
中国总理驳斥欧盟:中国可没那么有钱到处去补贴
   陆一夫        2025/07/28 06:35
币海财经20250728丨周周大事记之国际新闻
   流动的沙        2025/07/28 04:26
中国出口“新三样” 锂电产品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
   Vicky        2025/07/28 02:21
特朗普政策风暴下 美国经济为何依然“坚挺”?
   币海独步者        2025/07/26 0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