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企业们正在以五年来最快的速度猛卖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10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银行结售汇顺差达到了惊人的510亿美元,创下了2020年12月以来的最大规模。
这“结售汇顺差”到底是个啥意思?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和个人卖给银行的外汇(主要是美元)比从银行买走的外汇要多,这说明市场上美元多了,人民币少了,自然就推高了人民币的需求,增强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很明显,大家现在对人民币未来走势比较乐观,觉得人民币会升值。尤其是一些出口企业,他们手上有很多美元外汇收入,看到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就会赶紧把手里的美元兑换成人民币,避免将来人民币升值了,手里的美元就不值钱了。这种行为就叫做加速结汇。
其实,从数据上也能看出来,今年前三季度累计的结售汇顺差已经达到了63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还要高。这也反映出,市场主体对外汇结汇的意愿确实显著上升了。
有分析师就指出,这种大规模的结售汇顺差,以及出口商加速结汇的行为,会为人民币提供进一步的支撑。也就是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人民币可能还会继续走强。
外汇局的发言人也表示,9月份我国外汇市场供求是比较平衡的,而且10月份以来,银行代客的结汇和售汇大体也相当,这说明市场的供求基本平衡,但背后的结汇意愿是持续增强的。
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那对于我们出国旅游、留学或者购买海外商品来说,会更加划算。因为用同样的人民币,可以换到更多的外币。
其次,这可能也反映出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增强。毕竟,如果大家看好一个国家的经济,自然就会看好这个国家的货币。
当然,外汇市场瞬息万变,影响因素也很多。人民币的走势还会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至少从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这种猛卖美元的行为,确实给人民币注入了一剂强心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