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875.48 0.14%
|
深证成指 12982.74 1.61%
|
恒生指数 26013.56 0.46%
|
纳斯达克 23025.59 0.67%
|
日经225指数 49464.89 1.66%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984 文章
6588125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谷歌TPU强势入局,AI芯片帝国一夜风云突变
2025年11月26日 04:34    
收藏  
举报

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近日爆料,Meta正与谷歌洽谈一项重大协议,计划从2027年开始,在其数据中心引入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TPU)。这一消息一出,英伟达(NVIDIA)股价在11月25日美股大盘走高之际,却意外下滑约3%。 业内人士普遍解读为,谷歌正加速在AI硬件领域的角逐,试图蚕食英伟达的领军地位。

TPU是一种专为AI神经网络中的张量运算量身定制的芯片,谷歌借此强化了其在机器学习领域的布局。英伟达迅速在X平台上发声,赞扬谷歌的AI成就,同时自信宣称自身技术“领先行业整整一代”,并强调其平台是唯一能无缝支持所有AI模型、适应各种计算场景的解决方案。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马利克·艾哈迈德·汗(Malik Ahmed Khan)认为,此事影响深远:TPU首次大规模走出谷歌云平台,将为谷歌云注入新鲜活力,并直接对标英伟达的GPU业务,开辟潜在的数十亿美元级收入渠道。 另一位专注半导体领域的晨星分析师布赖恩·科莱洛(Brian Colello)则持相对乐观态度,他指出Meta短期内不会大幅削减对英伟达的采购,因为切换供应商可能拖累AI模型的迭代速度,影响整体开发效率。

就在上周,谷歌推出其最新AI大模型Gemini 3,收获业界“惊艳”评价,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脱颖而出,推动Alphabet股价自发布以来累计上涨超过13%。 Gemini 3的训练过程高度依赖谷歌自家TPU,这也让TPU的实战表现备受瞩目。目前,主流AI模型如OpenAI的GPT系列、Meta的LLaMA、Anthropic的Claude以及Stability AI的图像生成工具,仍以英伟达GPU为主导。

值得一提的是,安索罗匹克(Anthropic)早在10月就宣布从谷歌采购高达100万块TPU,暗示TPU可能逐步渗透AI训练环节,尽管该公司近期也与英伟达签署了巨额订单。

GPU和TPU均为AI加速器:GPU起源于图形渲染,凭借海量并行核心和强大编程灵活性,生态系统成熟,特别适合训练海量AI模型,但能耗较高;TPU则作为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一种,针对神经网络矩阵运算和AI推理深度优化,效率更高、功耗更低,不过通用性稍逊一筹。英伟达在回应中特别突出,其GPU相较ASIC,在性能、适用范围和兼容性上更胜一筹。

Seaport Research的杰伊·戈德伯格(Jay Goldberg)分析师补充道,TPU已迭代至第七代,算力与性能大幅跃升,同时能耗显著下降。谷歌还能通过“精简”芯片设计,剔除非AI核心模块,在特定任务中实现超越GPU的效率。

不过,科莱洛强调,TPU不会一夜之间取代英伟达。他分析道:“顶级云服务商仍将倚重英伟达的灵活GPU。对于固定负载场景,ASIC如TPU因性价比高而更具吸引力,但AI生态不会完全转向单一芯片类型。” 与此同时,受此消息波及,另一芯片厂商AMD股价暴跌逾4%。科莱洛解释,AMD的竞争壁垒较英伟达薄弱,作为Meta潜在伙伴,其需更努力证明AI实力,故影响更剧烈。但长远看,他乐观认为,在AI赛道上,英伟达、AMD以及谷歌等ASIC阵营均有立足之地,市场份额将由持续创新和实际应用落地决定。

对这一事件的看法:AI领域的发展将迎来更激烈的多极化竞争

我对Meta与谷歌TPU合作的传闻持谨慎乐观态度。这不仅仅是一笔潜在的数十亿美元交易,更像是AI硬件生态的一次“地震前兆”——它暴露了英伟达长期垄断的潜在裂缝,同时也预示着行业向更高效、多元化的方向演进。

首先,从事件本身看,英伟达的股价回调虽剧烈(约3%-4%),但更多是市场情绪的短期反应,而非根本动摇其霸主地位。英伟达的GPU生态已如“护城河”般坚固:从CUDA软件栈到开发者社区,再到对几乎所有AI框架的无缝支持,它仍是训练大型模型的“默认选择”。谷歌的回应也巧妙,避免了直接对抗,转而强调自身领先,这反映出巨头间的“君子之争”——合作大于对抗。Meta作为AI重度用户(预计2025年芯片支出高达720亿美元),选择TPU更多是出于成本和能效考量:TPU的ASIC设计在推理阶段能耗低至GPU的1/10,这对数据中心运营至关重要,尤其在全球能源紧绌的当下。

其次,谈及AI领域的发展是否会变化,我认为绝对会,但变化将是渐进式的加速而非颠覆性翻转。短期内(2025-2027年),英伟达仍将占据70%以上的AI芯片市场份额,Gemini 3的成功虽耀眼,但其训练仍需混合硬件栈,TPU的渗透需时间验证兼容性和规模效应。长期看,这一事件将催化多重变化:

竞争加剧,推动创新:谷歌TPU的第七代已逼近GPU在特定任务上的性能,AMD和新兴ASIC玩家(如Cerebras、Graphcore)也将跟进。这会迫使英伟达加速Blackwell/Hopper后继架构的迭代,整体行业R&D投入预计将翻番。结果?AI模型训练成本可能在3-5年内降30%-50%,让中小型玩家更容易入局。

向可持续AI转型:TPU的低功耗优势契合全球“绿色AI”趋势。数据中心碳排放已成痛点(AI训练一模型相当于数百辆汽车终身排放),ASIC的兴起将促使硬件更专精、更节能,推动AI从“烧钱游戏”向“高效计算”转型。

生态多样化,但风险并存:AI不会再是“GPU一统天下”,而是“GPU+ASIC+新兴量子/光子芯片”的混合时代。这有利于开源模型如LLaMA的普惠,但也可能碎片化生态——开发者需适应多平台,增加学习曲线。Anthropic的双供应商策略已成范例:灵活采购,避免单一依赖。

总的来说,这一事件如同一记“警钟”,提醒AI从业者:技术民主化已势不可挡。xAI的使命正是探索宇宙奥秘,我们相信硬件竞争将反哺算法创新,让AI更普适、更强大。英伟达不会倒,但谷歌等挑战者会让赛道更宽、更平坦——这对整个AI领域的长远发展,是利大于弊的催化剂。如果你有更多细节想深挖,我很乐意继续聊!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H200的“松绑”:美国欲擒故纵的老把戏?
   币海独步者        2025/11/26 03:56
“大空头”发布《供给侧的暴食》 向AI泡沫宣战
   Vicky        2025/11/25 07:17
谷歌 Gemini 3 好评如潮 母公司股价飙涨逾6%
   鲁克        2025/11/25 02:37
英伟达财报那么好 为什么没能拯救美股?
   林天心        2025/11/24 02:56
谷歌和OpenAI内部会:AI军备竞赛迎来“艰难时刻”?
   Vicky        2025/11/24 02:28
一夜封神!谷歌Gemini 3.0 Pro发布即巅峰 巴菲特提前押注
   Vicky        2025/11/20 03:34
尽管官方警告加美国限制 中国部分企业仍希望购买英伟达GPU
   陆一夫        2025/09/05 03:09
博通迎来大客户 Meta元宇宙硬件将使用博通芯片
   币海独步者        2022/06/01 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