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头部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11月19日晚间公告,公司拟通过向东兴证券、信达证券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这两家券商。交易完成后,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将摘牌,中金公司作为存续主体。三家券商合并后总资产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体量大幅跃升。
根据公告,三家公司A股自11月20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5个交易日。
此次合并被视为中国证券业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重组动作,直接背景是监管层近年来持续推动券商做大做强。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习近平主席明确要求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国证监会随后多次表态支持行业整合,并提出到2035年形成2-3家全球一流投行的目标。中金公司此次出手,被市场普遍解读为对这一政策号召的直接响应。

中金公司表示,合并将显著提升资本实力、客户覆盖和业务协同能力,实现规模经济和资源互补,最终打造更具多元化、综合化服务能力的金融平台。彭博数据显示,中金公司在香港IPO承销市场长期位居本土券商首位,今年以来排名继续保持第一;但在A股市场,因竞争加剧,自2018年后尚未重返承销金额榜首。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则在零售经纪、机构业务以及固收自营等领域各有优势,客户基础扎实。此次“三合一”被认为有望弥补中金公司在部分领域的短板。
中金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的中外合资投资银行之一;东兴证券和信达证券均成立于2000年代中期,背后分别有东方资产和信达资产两大AMC股东支持。三家券商注册资本合计约112亿元,合并后中金公司资本实力将进一步增强。
这是一次非常及时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合并。中国证券行业长期存在“大而不强、同质化严重、定价权弱”的问题,头部券商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巨头相比,收入规模、研发投入、全球化布局都有明显差距。单纯靠内生增长追赶难度极大,监管层推动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式并购是更现实的路径。中金作为最有国际化基因的本土投行,补上东兴、信达的零售和固收短板后,有望在未来3-5年真正成长为一家“全能型”选手。更重要的是,这次合并释放出清晰信号:政策红利已经从“鼓励”转向“强力推进”,未来两年行业集中度大概率加速提升,真正具备差异化竞争力的券商才会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