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4000.14 -0.07%
|
深证成指 13240.62 -0.36%
|
恒生指数 26922.73 0.85%
|
纳斯达克 23468.3 -0.25%
|
日经225指数 51063.31 0.43%
|
林天心 初级编辑
442 文章
500723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继3月后国家再出重拳 大数据跨境查税
2025年11月12日 08:56    
收藏  
举报

最近,中国税务部门对公民海外投资收入的征管明显“动真格”了。这不是一次例行公事式的提醒,而是一场依托大数据、精准锁定目标的系统性行动。

11月12日,北京、深圳等六个城市的税务局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布措辞高度一致的公告,明确表示已通过“提醒并辅导”的方式,督促部分居民主动申报境外所得,并补缴欠税。

这背后,是技术与制度合力的结果。过去,尽管中国税法一直规定居民需就全球收入纳税,包括海外投资收益,但因缺乏有效信息渠道,执行长期流于形式。

直到2018年《共同申报准则》(CRS)落地,情况开始改变。作为全球反避税合作机制的一部分,中国已与近150个司法管辖区建立自动信息交换机制。

境外账户不再“看不见”,再加上国内日益成熟的大数据分析能力,税务机关如今能交叉比对资金流水、消费记录甚至出入境数据,逐步勾勒出个人跨境资产的真实图景。

此次行动并非孤立事件。早在今年3月下旬,多地就曾协同开展过类似工作,而11月的这次升级,则显得更具针对性和威慑力。

官方披露的案例中,厦门一位傅姓市民补缴了近700万元人民币的税款及罚款,四川一位李姓居民也缴纳了约670万元。

这些具体数字不仅传递出执法已从纸面走向现实,更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监管对象正从超高净值人群向更广泛的普通投资者延伸。

这一变化,离不开宏观财政压力的推动。近年来,土地出让收入大幅萎缩,中央又持续收紧地方政府举债空间,导致不少地方财政面临前所未有的缺口。

在这样的背景下,挖掘新的、合法合规的税收来源成为迫切任务。而长期处于灰色地带的海外投资收益,自然成了重点目标。

更重要的是,这场征管风暴不仅是“找钱”,更是“管钱”。中国对资本外流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跨境交易若绕过外汇管理规定,极易触及资本管制红线。

因此,税务稽查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防范资本异常流动的抓手。通过税收手段倒逼申报,既可增加财政收入,又能强化对跨境资金流向的掌控。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意味着曾经“看不见、管不着”的海外投资行为,如今正被纳入严密的监管网络。

无论是在境外炒股、持有基金,还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收益,只要属于中国税收居民,就难逃合规义务。过去那种“悄悄赚钱、默默藏钱”的操作空间,正在迅速收窄。

说到底,这场由大数据驱动的税务行动,既是技术进步的体现,也是财政现实与金融安全双重逻辑下的必然选择。它提醒我们:在全球信息日益透明的时代,合规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若英国实行财富税 半数的百万富翁或将离开英国
   Vicky        2025/08/20 07:31
到底谁最关心养老 8090后的心事大数据更懂
   流动的沙        2021/09/06 04:30
以PlatON为例,谈区块链+隐私保护的技术现状与未来发展
   币海独步者        2021/07/21 06:45
概念股大涨只是短期现象?盘点Apple Car的三大不确定性
   方圆        2020/12/28 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