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4016.33 0.70%
|
深证成指 13691.38 1.95%
|
恒生指数 26346.14 -0.33%
|
纳斯达克 23827.49 0.80%
|
日经225指数 51307.65 2.17%
|
币海独步者 站内编辑
7046 文章
1251500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裁员与AI豪赌:亚马逊撕开科技巨头转型的生存悖论
2025年10月29日 06:32    
收藏  
举报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全球科技行业时,亚马逊正以一场规模达1.4万人的裁员,揭开巨头在创新投入与成本控制间的艰难平衡。

这家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科技集团,近日由高管贝丝·加莱蒂在致员工的信件中确认裁员计划,直言此举是为了“更加精简地组织起来”,以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时代机遇,

一边是数千岗位的消失,一边是高达1180亿美元的年度资本支出,亚马逊的战略选择,俨然成为科技行业在 AI 转型期的典型缩影。

此次裁员的规模与范围,折射出亚马逊对“组织轻量化”的迫切需求。根据披露信息,此次1.4万人的裁员主要针对办公室员工,约占其公司员工总数的4%。

尽管亚马逊未明确公布公司员工的具体数字,但按此比例推算,其专注于非仓储、非物流的公司员工规模约为35万人,而该集团全球范围内的全职与兼职员工(含仓库工人、送货快递员)总数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达150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亚马逊自202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裁员,七年前贾西刚接替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出任 CEO 时,曾裁撤约2.7万人以应对当时的市场调整,如今的裁员则更具战略指向性:并非单纯应对短期压力,而是服务于 AI 时代的组织架构重构。

加莱蒂在信中解释裁员逻辑时强调,“减少层级、增加所有权”是核心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尽快为客户和业务提供服务”,这与 CEO 安迪·贾西推行的 “初创化运营” 理念高度契合。

今年以来,贾西已对中层管理人员展开大规模精简,试图打破巨头常见的官僚壁垒,让亚马逊“像世界上最大的初创企业一样”灵活决策。更早前的6月,贾西便公开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将在未来几年“减少”公司员工人数。

此次裁员并非突发之举,而是其长期战略中的关键一步,通过剥离冗余岗位释放的资源,将集中投向更具增长潜力的 AI 领域。

与裁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马逊在 AI 领域的“豪掷千金”。据披露,该公司计划今年投入高达118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核心用途是建设支撑人工智能业务的庞大新数据中心。

同时,为巩固在 AI 生态中的地位,亚马逊已向初创公司 Anthropic 投资80亿美元,助力其扩建可容纳数十万个人工智能芯片的设施。

这一系列动作,直指与微软、谷歌在云计算与 AI 基础设施领域的激烈竞争。三家科技巨头正围绕数据中心建设、AI 模型研发、生态伙伴拓展展开全方位角逐,而亚马逊的投入规模,既是为了守住 AWS 在云计算市场的优势,也是为了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抢占先机。

然而,这种“裁员节流 + AI 开源”的战略,也让亚马逊面临短期利润压力与长期增长潜力的博弈。即将于周四美国股市收盘后公布的最新季度财报,已提前释放出业绩承压的信号。

亚马逊预计该季度营业收入将介于155亿至205亿美元之间,这一区间不仅跨度极大,且下限已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194亿美元。

市场普遍认为,AI 领域的高额投入是拖累短期利润的重要原因:数据中心建设、芯片采购、研发人员薪酬等成本短期内难以回收,却不得不持续投入以维持竞争力。

即便如此,亚马逊全年的营收目标仍显野心。根据标普 Capital IQ 的普遍预期,该公司今年营收预计将增长11%,达到7088亿美元,净利润预计为706亿美元。若这一目标达成,亚马逊将超越沃尔玛(预计本财年营收7013亿美元),成为美国营收最高的公司。

这一预期背后,既包含了 AWS 云计算业务的稳定增长、电商板块的规模优势,也隐含了市场对其 AI 投入长期回报的期待——尽管短期阵痛难免,但亚马逊显然押注 AI 将成为未来营收的核心增长极。

从2022年的2.7万人大裁员到如今的1.4万人精简,从电商巨头到云计算领军者再到 AI 赛道的竞争者,亚马逊的每一次调整都折射出科技行业的迭代逻辑。

当技术革命的浪潮来临时,即便是体量庞大的巨头,也必须通过自我革新才能避免被淘汰。此次裁员与 AI 投入的并行,本质上是亚马逊在 “降本增效” 与 “创新突围” 间的战略取舍——减少的是冗余的人力成本,增加的是未来的生存筹码。

对于整个科技行业而言,亚马逊的选择并非个例。随着 AI 成为行业核心赛道,微软、谷歌、Meta 等巨头均在加大投入的同时优化组织架构,或裁撤非核心业务团队,或调整中层管理体系。

这种 “有所为有所不为” 的调整,既是为了集中资源攻克 AI 关键技术,也是为了应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下的成本压力。

但不可忽视的是,每一次裁员背后都是个体的职业动荡,每一笔巨额投入背后都暗藏失败风险。科技巨头的转型之路,从来都不是一条只闻掌声的坦途。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沙特转型:夹在中美之间 从卖石油转向卖算力
   林天心        2025/10/28 07:15
贸易缓和 曙光初现?美股收高 芯片暴涨 黄金失守
   币海独步者        2025/10/28 01:19
房子没问题 但门被卡住了?AWS中断暴露加密币弱点
   币海独步者        2025/10/27 05:32
美股分析:AI前景良好 但投资者应注意股价波动
   以太坊信徒        2025/10/08 02:31
轨道、设备与监管:新的加密经济
   流动的沙        2025/09/22 03:53
10万美元一张签证:人才围栏下美国裂缝正在扩大
   币海独步者        2025/09/20 05:58
微软一方面裁员控制成本,另一方面巨额支出投AI
   陆一夫        2025/05/14 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