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亚,电力市场正上演着令人瞠目的价格“过山车”:午间时分,大量过剩的太阳能电力涌入电网,常常导致电价跌至负值,用户用电反而能获得报酬;而到了傍晚用电高峰,电价又会急速飙升。这种堪称全球之最的剧烈波动,并非仅仅是市场失灵的表征,它正强力驱动着一个新兴产业的繁荣——大型电池储能。
根据睿咨得能源的数据,澳大利亚本月已超越英国,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和中国的第三大大型电池储能市场。彭博新能源财经的预测更为乐观:到2035年,该国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储能装机容量,将比2024年水平跃升八倍。这一爆发式增长的背后,是澳大利亚能源转型的关键节点:这个拥有近2800万人口的国家,正加速淘汰老化的燃煤电厂——这些电厂至今仍是电网的骨干,并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从当前水平翻倍以上,提升至82%。屋顶太阳能的普及虽助力了转型,却加剧了午间电力过剩的难题,意外地为大型电池创造了“低买高卖”的完美商机。
“澳大利亚面临一个独特挑战,每天都有巨量过剩能源涌入市场,”壳牌澳大利亚负责交易业务的副总裁大卫·吉弗道出了资本涌入的逻辑。数据显示,仅去年第四季度,澳大利亚主电网的电价在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段内为零或负值。这种极端的价格差异,构成了诱人的套利空间。连接到国家电力市场的公用事业电池,在上季度通过捕捉这种价差,获得了1.208亿澳元的收入,是一年前的四倍多。值得注意的是,套利正迅速取代辅助服务,成为电池的主要收入来源。“这是新常态,”可再生能源和储能开发商Edify Energy的能源市场主管安德鲁·斯泰尔断言。
敏锐的资本早已嗅到机遇。去年,澳大利亚大型电池项目承诺投资达37亿澳元,而2023年更是创下69亿澳元的纪录。贝莱德旗下的阿克莎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尼克·卡特直言:“波动性是一个被市场严重低估的巨大机会。”该公司本月刚启动了一个价值10亿澳元的“超级电池”项目,规模将是特斯拉2017年在南澳州建造的里程碑式项目的八倍多。阿克莎这类专注于储能的公司依赖价差套利或政府合约,而传统电力巨头如AGL能源和起源能源,则将电池视为管理风险的关键工具——应对煤电厂关停、设备故障以及日益加剧的价格波动。
起源能源已投入约17亿澳元开发两个大型电池项目,并锁定了另外两个在建项目的承购协议。AGL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燃煤发电商,已运营两个电网级电池,并计划明年初启动第三个。AGL交易总经理西蒙·萨拉菲安表示:“电池解决了对短时储能和快速响应容量的需求,我们对其表现非常满意,并计划部署更多。”首席执行官达米安·尼克斯更在近期财报会议上强调,电池收益将从2028年起有效对冲高昂的燃料成本,并发出警示:“不要低估未来十年这个市场所需的电池数量,它是巨大的。”在煤电退场与绿电激增的夹缝中,应对“过山车电价”的电池,正从辅助角色走向澳大利亚能源舞台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