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传递出积极信号,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2026年达到3.1%,这一预测显著高于今年4月份预测的2.8%和3%。
IMF 的乐观调整主要基于两个关键因素:一是美元走弱,二是美国实际征收的关税税率低于最初预期,这共同减轻了对世界经济的冲击。
尽管全球增长速度仍较2024年的3.3%有所放缓,且远低于疫情前3.7%的平均水平,但此次上调表明,市场对唐纳德·特朗普贸易战的最严重担忧可能正在缓解。
IMF 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尔·古林沙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全球经济展现出“脆弱的韧性”。他解释说,4月份的预测假设美国对其进口商品的实际关税税率达到24%,但目前预计这一数字将降至17%。
虽然17%的税率仍远高于年初水平,但相较于最初的悲观预期,关税压力已明显减轻。这一变化,加上企业在新关税实施前“提前”大量进口商品以规避成本,对2025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IMF 也警告,这种囤积行为可能在未来放大任何潜在负面冲击的影响。
美元的疲软成为支撑全球经济的另一重要支柱。由于市场对贸易战以及美国总统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攻击感到担忧,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今年已下跌近9%。这一贬值对全球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因为许多外国公司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债务是以美元计价的。
美元走弱意味着这些实体偿还美元债务的成本降低,从而缓解了全球金融状况,为世界经济提供了额外的提振。古林沙斯强调,这种通过缓解金融压力带来的净效应,为全球经济增添了一丝活力。
在主要经济体中,美国和中国的增长前景均被上调。IMF 预计美国2025年经济增速将达到1.9%,2026年升至2%,高于4月份预测的1.8%和1.7%。这一乐观预测部分源于关税前的进口囤积将反映在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中,市场普遍预期美国经济将出现反弹。
彭博社调查显示,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年化增长率可能达到2.5%。对于中国,IMF将其2025年增速预测上调0.8个百分点至4.8%,主要得益于人民币贬值(基本跟随美元走弱)以及对亚洲其他地区的强劲出口销售。
英国经济也被小幅上调,预计2025年增长1.2%(4月预测为1.1%),但2026年预测维持在1.4%不变。IMF 的这一系列上调,与4月份报告中警告贸易战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大幅放缓”的悲观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市场普遍担忧全面的贸易冲突将严重拖累全球增长。
然而,乐观前景并非没有阴影。IMF 明确指出,美国总统对美联储制定利率政策独立性的持续攻击可能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害。古林沙斯强调,削弱央行独立性将“引发宏观经济、货币和金融动荡”,并称维护美联储独立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资产”。
他警告,央行独立性在实现通胀从疫情高位回落而未引发经济衰退或失业率急剧上升的“软着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核心在于,公众对央行维持价格稳定的承诺保持信任,使得中期通胀预期稳定在目标附近。
如果这种信任被破坏,例如央行被视为服务于政治目标(如维持政府低利率),那么当未来再次面临通胀冲击时,稳定预期的机制将失效,其成本将“极其高昂”。
美联储的政策立场也加剧了紧张关系。尽管其他主要央行已开始降息,美联储在2025年仍将利率维持在4.25%至4.5%的高位,以应对特朗普贸易战可能引发的通胀风险。
这一决定激怒了特朗普,他多次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称其为“傻瓜”,并认为美国“火热”的经济应支持更低的利率。
特朗普还抱怨高利率增加了政府数千亿美元的再融资成本。IMF的报告间接支持了美联储的审慎立场,同时警示了政治干预央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