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6月27日达成贸易休战协议后,中国大幅放宽稀土磁铁出口限制,6月出口量达3188吨,同比激增158%,较5月的1238吨增长257%,创2009年以来最高纪录。
对美出口从46吨猛增至353吨,增长667%,缓解了全球汽车、航空与AI芯片制造的供应链压力。然而,出口总量仍低于2024年4月中国实施限制前的水平,西方企业加速寻求替代供应。
稀土磁铁(如钕铁硼)是电动车(EV)、风力涡轮机与AI芯片的关键材料,中国占全球90%加工能力。2025年4月,特朗普政府对华25%关税引发中国报复,暂停稀土及磁铁出口,导致全球供应链危机。汽车制造商如特斯拉暂停部分生产线,航空航天企业库存下降30%。《金融时报》报道,全球稀土价格4月飙升20%,钕价格达每吨7万美元。5月出口骤降75%,迫使西方企业空运抢货,成本增15%。
6月27日,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协议,中国承诺审查稀土出口申请,美国取消部分芯片设计软件与乙烷限制。中国6月稀土出口总量7742吨,同比增60%,对美磁铁出口353吨,占总量的11%。Baotou Rare Earth Products Exchange数据显示,库存积压缓解,但审批流程仍耗时,限制全面恢复。
稀土磁铁出口激增为全球产业链注入活力。2025年6月,美国电动车生产恢复10%,特斯拉上海工厂产量增15%。欧洲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如Vestas库存压力缓解,股价涨5%。AI芯片需求旺盛,英伟达H20芯片出货量增20%,支撑数据中心建设。
麦肯锡预测,2035年AI市场规模达1.3万亿美元,稀土磁铁占50亿美元市场。出口回暖为全球AI与新能源产业“续命”。
中国企业从中获益。包头天和磁材科技(Baotou Tianhe Magnetics)6月出口收入增30%,股价自4月低点反弹15%。烟台正海磁材(Yantai Zhenghai Magnetics)恢复正常生产,2025年利润预计增10%。中国稀土行业协会表示,2025年稀土加工能力或增5%,达45万吨。然而,审批延迟与高合规成本(2024年增20%)限制了中小企业参与,市场集中于大型企业如中国稀土集团。
尽管出口激增,全球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仍存隐患。2024年,中国占全球稀土加工90%,钕铁硼磁铁产量占95%。西方替代方案进展缓慢,澳大利亚Lynas与美国MP Materials仅满足10%需求,2025年产量预计增15%但仍不足。欧盟投资50亿欧元开发稀土供应链,加拿大Neo Performance Materials计划2026年投产新厂,但需3-5年形成规模。
地缘政治风险挥之不去。中美贸易休战脆弱,特朗普政府威胁对华加征50%关税,若2025年下半年实施,稀土出口或再次受限。中国可能进一步收紧钌、镝等稀有金属供应,2025年价格已涨15%,推高AI硬件成本10%。欧盟6月4日向中国提出稀土限制关切,寻求WTO协调,但进展缓慢。全球供应链需多元化,2024年越南与印度稀土加工投资增10%,但技术与资金缺口限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