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9月大豆进口量创新高。
根据海关数据,中国9月进口了1290万吨大豆,创下了9月份的历史新高,且都快赶上历史最高月度进口量了。今年前9个月,中国一共进口了8618万吨大豆,比去年同期还增长了5.3%。
按理说,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需求这么旺盛,美国农民应该乐开了花才对吧?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虽然中国进口量大涨,但主要来源却是巴西,中国国内的压榨厂都在拼命从巴西进口大豆来补充库存。而美国大豆因为高关税和各种政治风险,基本上被咱们给避开了。
这一下,就苦了美国农民了。他们的大客户都跑去别的地方买豆子了,这压力可想而知。中国不买美国大豆直接就影响到了芝加哥期货市场。过去四周,大豆期货价格有三周都是下跌的。可见贸易战威力可不小。周一,最活跃的合约几乎没有变化。
上周本来就没消停的中美贸易战又升级了。中国对含有稀土的产品实施了出口管制。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征收100%的额外关税,而且还要对“所有关键软件”实施出口管制,生效日期定在11月1日。不过白宫后来也稍微软化了一点语气,说愿意重新谈判。但同时又警告称,中国现在的这些措施还是达成协议的主要障碍。
这你来我往的,火药味儿越来越浓了。高盛的两位顶级政治经济学家,安德鲁·蒂尔顿和阿莱克·菲利普斯,就专门研究了这事儿。他们最关心的就是,特朗普这100%的关税,到底会不会真的落地?如果真的实施了,那对全球供应链,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绝对是毁灭性打击。
但高盛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这只是特朗普在美中双边会谈前,用来给自己增加谈判筹码的虚晃一枪。他们觉得,最有可能的结果是,这100%的关税不会完全实施,而是中美双方会互相退一步,延长当前的关税暂停期,并且达成一些有限的让步。
不过,高盛也强调了,最近的政策变化表明,现在的局势可比前几个月谈判前复杂多了,不确定性也更大。既有可能出现双方做出更多让步(甚至可能降低关税)的好局面,但短期内也存在加大出口限制和提高关税的风险。
以前大豆可是中美贸易谈判桌上的一个重要筹码。中国买不买美国大豆往往被看作是两国关系的一个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