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16.33 1.36%
|
深证成指 13077.32 2.06%
|
恒生指数 26027.55 0.65%
|
纳斯达克 22990.54 1.37%
|
日经225指数 49316.06 0.27%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930 文章
6394501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社会热点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多地马拉松比赛取消或延期 是因为地方财政吃紧?
2025年10月21日 06:38    
收藏  
举报

近年来,中国多地马拉松赛事频繁出现变动,影响范围广泛,数万名跑者原计划参与的活动被迫调整。根据统计,从10月起,已有上百场赛事面临取消或延期,其中完全停办的占多数,部分赛事则仅保留特定项目或推迟举办。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截至星期四(10月16日),已有103场比赛变动,其中66场取消,37场部分取消或延办。

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每年秋冬季节(10月到12月)的办赛高峰期,导致超过10万人无法如期参赛。

官方通报中,常见理由包括“赛事规划优化”或“整体安排调整”。一位业内专家透露,此类变动多源于国家体育总局的指导意见,旨在加强赛事标准化和运营效率,避免低质或高风险活动泛滥。 

此外,媒体分析指出,财政压力加剧是另一关键因素:地方政府补贴缩减,中小规模赛事难以吸引赞助,加上安全事件频发引发更严格监管,进一步加剧了办赛困境。

过去几年,马拉松热潮席卷全国,赛事数量激增,仅上半年便超过300场,参与者逾320万人。

但许多基层赛事报名不足,难以自负盈亏。中国田径协会早在7月就发布通知,强调需评估办赛条件,不符合者须立即中止,以确保资源合理分配。 评论认为,此举虽影响短期活动,但有助于行业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同时避免地方盲目投入造成财政负担。

从我的角度看,地方财政吃紧确实是真实存在的因素。中国地方政府长期依赖土地财政和债务融资,但随着房地产市场低迷和经济增速放缓,收入来源锐减,许多地区已陷入债务循环,无法维持非核心支出。马拉松赛事作为需大量补贴的“面子工程”,在预算紧缩时自然首当其冲成为调整对象。

这不仅仅是体育领域的孤立事件,而是整体经济压力在基层的体现,如果不通过结构性改革缓解,类似问题可能在更多公共服务领域显现。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上半年31省区市财政盈余全部为负 上海还能挑大梁吗?
   以太坊信徒        2022/08/19 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