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震荡走低,上证指数跌破3900点。A股何时止跌企稳,下周市场将怎么走?经历调整后,哪些板块有望再次爆发?针对投资者关心的众多市场问题,币海财经为大家一一解答。

1、本周市场震荡下行,上证指数完成10月17日跳空缺口回补,将如何影响下周A股走势?哪些板块有望再次走牛?
深沪两市股指延续上周调整走势,给出中继四浪的加速赶底走势。从上证指数、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数均已经完成了10月17日的跳空缺口回补,科创50指数三浪杀跌临近1250点区域强支撑,预期11月最后一周有望演绎“先抑后扬”的多头反攻行情。其中,“十五五”规划聚焦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芯片、光刻胶、量子科技、低空经济、6G、卫星互联网、算力、机器人、消费电子、生物制造等板块,有望在阶段性调整结束后,重回运行良好的上升趋势结构中。
2、英伟达公布了亮眼的第三季度财报,AI产品需求仍然爆棚。国内AI算力修复行情是短期炒作还是能开启长期行情?市场上有哪些细分领域和标的值得关注?
本周国内AI算力修复行情兼具长期发展潜力和短期波动风险。短期来看,国内算力板块自10月底阶段见顶今年历史新高后,出现近半个多月的回调,随着英伟达三季报业绩超预期增长,英伟达股价出现止跌反弹,A股相关算力概念股受到情绪面提振出现反弹。
长期来看,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为行业提供坚实基础。政策层面,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算力网络发展,政策层面持续加码,为AI算力发展提供长期支撑。
市场需求增长:AI技术在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企业对算力的需求持续增加。例如,智能驾驶、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对算力的依赖度不断提高,推动算力市场长期增长。
国产替代趋势:华为等企业加速推进国产AI芯片和算力基础设施研发,如昇腾系列芯片、液冷服务器等,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为国内AI算力市场注入长期动力。
3、本周银行板块延续强势,中国银行续创历史新高。如何看待银行板块的走强?银行板块个股是否还能跟进?
银行走强主要是三重因素共振。首先是避险资金加持,近期成长赛道波动大,银行股6.5%的平均股息率远超10年期国债收益,成了资金“避风港”。其次是长线资金增配,三季度险资持仓银行股较去年底增83.6亿股,国有大行是核心方向。最后是政策托底,稳货币预期和“降负债成本”导向,让银行净息差有望企稳。
中国银行的新高并不代表板块普涨机会,不能盲目跟风,分化很明显。像农行、工行等国有大行,抗风险能力强、分红稳定,适合稳健型投资者,但部分城商行、股份制银行走势偏弱,需警惕。
银行板块的中长期逻辑还在,“中特估”下银行股估值仍处低位。不过短期追高需谨慎,建议关注高股息、资产质量优的标的,比如基本面稳健的区域性银行,分批布局更稳妥。
4、A股放量长阴!200点下跌后 能否抄底?
从近期11月14日高点计算,沪指调整幅度已近200点,市场损失惨重,前期反弹的炽热氛围被一盆冷水浇灭,投资者信心遭遇重击。那么,这根放量长阴下,短期是否能否抄底呢?
连续200点回撤后,我们认为短期市场已具备一定抄底价值,但绝非无风险的 捡便宜 机会:
从估值维度看,多数顺周期板块经过回调已回归合理区间,与历史低位的差距逐步收窄;资金面也呈现积极信号,A股融资余额保持稳定,未出现恐慌性撤离迹象,部分杠杆资金已开始在低位布局。更关键的是,本次下跌核心源于流动性预期冲击,而非国内经济基本面恶化。目前,国内经济复苏趋势未改,政策托底力度持续加码,短期相对快速的调整往往孕育短期修复机会,且从技术面来看,连续快速下跌后也存在技术性反弹的内在需求。
从目前趋势看,市场整体趋势依然向上,但阶段性调整已然展开。三季报行情结束,但红利板块与科技股反复拉锯的局面没有结束,投资者仍需重点关注前期热门行业龙头回调后的低吸机会。
从长期趋势来看,巨丰投顾认为,在政策刺激下,A股与经济有望同步出现向上的拐点。具体投资方向上,中线建议关注维持高景气度的半导体、消费电子、人工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增量机会;对于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逢低关注中证A500ETF、沪深300ETF等宽基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