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的超预期财报没能熨平美股市场的褶皱。周四美股三大指数勉强止跌回升,标普500指数涨0.38%终结四连阴,纳指涨0.59%,道指微涨0.1%。比特币单日蒸发逾万亿市值、10年期日债收益率创17年新高、美联储降息预期彻底降温,多重矛盾正撕裂全球资产定价逻辑。
这场分裂在科技股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英伟达盘中涨2.85%,盘后财报发布后再飙近5%,三季度营收同比激增62%,数据中心收入创下单季新高,黄仁勋那句 “云 GPU 售罄” 让市场暂时忘却了 AI 泡沫的担忧。
博通、甲骨文等芯片股应声跟涨,超威半导体、伊顿等生态链企业盘后集体飘红,仿佛 AI 产业的黄金时代从未褪色。此外,苹果涨0.42%,谷歌涨3%,亚马逊涨0.06%,Meta 跌1.23%,特斯拉涨0.70%。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中概指数跌1.54%,阿里巴巴跌0.52%,京东跌1.95%,拼多多跌1.30%,蔚来跌3.85%,小鹏跌6.41%,理想跌3.27%,哔哩哔哩跌3.43%,百度跌1.43%,网易跌4.15%。
欧元区蓝筹股指收涨0.1%,成分股巴斯夫与 ASML 涨超2%,RHM 则跌约7%。意大利和英国股市至多跌约0.5%,丹麦股市涨约1.7%。
市场的真正焦虑藏在债市与政策的迷雾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涨1.55个基点,2年期收益率同步走高,特朗普政府推迟非农数据发布的操作彻底浇灭降息幻想。
11月非农报告将在美联储12月会后公布,交易员对本月降息的预期从月初的高位骤降至 33%。特朗普在美沙论坛上表态,他公开敦促财长贝森特加速替换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而美联储理事米兰呼吁“先松监管再缩表”的言论,更让市场对政策连贯性产生怀疑。
债市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1.765%,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高,40年期收益率更是突破3.695%的历史峰值,20年期国债拍卖遇冷成为抛售潮的导火索。
这一切的根源是高市早苗政府的25万亿日元补充预算计划。从最初预计的14万亿到自民党提案的25万亿,预算规模的跳涨让投资者坚信日本将大规模增发国债。
瑞穗银行策略师大森昭树坦言,市场对政府的鸽派立场过度反应,但日债波动性已传导至全球,美国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与日债的相关性升至五年高位。
与债市动荡形成呼应的是加密市场的崩盘。比特币盘中跌破9万美元,触及7个月低点,以太坊一度暴跌8%,加密总市值蒸发超万亿美元。贝莱德 IBIT ETF 单日赎回5.23亿美元,创下成立以来纪录,整个11月美国比特币现货 ETF 净流出超30亿美元。
全球政经版图的重构加剧了市场分裂。白宫传出本周或达成俄乌冲突框架协议,原油价格应声跌超3%,欧洲防务股集体下挫;而美沙同步签署 AI 合作协议并计划出售数万片先进 AI 芯片,又为英伟达们打开中东市场的新通道。
在关键矿产领域,欧盟正紧急筹划战略储备,试图对抗美国在稀土抢购中的 “先发优势”,27国联合采购机制的酝酿预示着供应链争夺战进入白热化。半导体领域则出现缓和信号,荷兰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干预,但其与中国的磋商仍未触及核心矛盾。
段永平三季度大幅砍掉38%的英伟达持仓,同时增持伯克希尔、建仓阿斯麦,与巴菲特同步减持苹果的操作透露出对科技股估值的警惕。
与此同时,快手交出亮眼成绩单:Q3净利润同比增37%,可灵AI收入突破3亿元,DAU 连续三季度创新高,证明 AI 技术的落地价值正从芯片端向应用端延伸。此外,摩根大通报告预测,美国2026财年预算赤字将达1.955万亿美元,且未来五年将面临5.5万亿美元融资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