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球投资者还在热捧硅谷科技巨头时,一个无声的革命正席卷新兴市场。资产管理机构正迅速将焦点转向人工智能热潮,押注这一技术浪潮将重塑未来十年的投资格局。
这股势头源自亚洲企业的影响力扩张。例如,中国AI开发商DeepSeek和区域半导体巨头的崛起,催生了资产管理巨头的战略转变。
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这家资产管理规模高达6110亿美元的机构,已加大投资组合中的AI股票配置;GIB Asset Management同样集中布局,将AI视为新兴市场的核心增长引擎。
这种调整已初见成效:今年以来,彭博新兴市场股票指数的涨幅中,AI相关公司贡献显著,前六名如台湾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有限公司、SK海力士公司和小米集团,合计占比达37%。
这一转向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强劲的盈利预期。以富士康为例,这家台湾公司通过AI服务器实现了业务逆袭,成为其增长主引擎。更令人振奋的是,花旗集团股票策略师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高度依赖AI的新兴市场股票甚至超越了所谓“七大科技巨头”的回报表现。
这种趋势的持续性得到了重量级机构的背书。AllSpring Global Investments直言:“这一变革将持续10至20年,深刻影响新兴市场本地人口。”GIB Asset Management同样强调,投资新兴市场必须从企业盈利角度持乐观态度,AI的应用渗透为这一论点提供了支撑。
进一步看,新兴市场内部的区域分化正成为投资热点。GIB Asset Management预测,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台湾和韩国将扮演“核心驱动力”角色,同时,马来西亚、中国大陆、印度、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及中东地区,因深耕AI数据和应用,有望获得“不成比例的超额收益”。
该基金已在市场调整期低位加仓AI股票,并预计未来数年新兴市场总回报中,约三分之一将来自AI相关领域。这不仅提升了投资信心,还反映了技术扩散的逻辑:AI正从底层基础设施扩展到消费终端,如云计算和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加速,正驱动新兴市场科技股的前景被重估。数据显示,新兴市场科技股未来12个月盈利平均预期已增长15%,远超整体新兴市场的6%增幅。
这一增长动能还解决了新兴市场长期存在的盈利瓶颈。信息表明,自2022年初以来,MSCI新兴市场指数公司整体盈利屡屡低于预期超12%,形成拖累。然而,AI密集型的信息技术行业异军突起,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相关公司盈利持续达标预期,这在UBS Global Wealth Management看来,“从业绩角度,AI的贡献份额只会持续增长”,为整个市场注入新活力。
该机构新兴市场策略师指出,AI和科技崛起正在塑造“新的长期增长层面”,尤其以北亚地区最为突出。Pictet Asset Management Ltd.则总结道,这一领域将持续爆发性增长,成为新兴市场的中流砥柱。
从长远视角,AI投资的热潮揭示了新兴市场的结构性升级机会。它不只是技术跟随,而是依托本地制造业和数字化基础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投资者应警惕估值泡沫,但当前趋势表明,AI正在重新定义新兴市场的盈利能力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