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348.37 -0.94%
|
深证成指 10132.41 -0.85%
|
恒生指数 23562.34 0.08%
|
纳斯达克 18925.73 0.28%
|
日经225指数 37160.47 0.47%
|
股海柠檬精 初级编辑
144 文章
165163 阅读
首页  >  要闻 >  股市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中国是如何减少购买美债 转向更多元资产配置的?
2025年05月23日 01:10    
收藏  
举报

中国过去几十年赚了很多美元,这些钱最早几乎都拿去买美债,但后来逐渐分散配置、降低美债比例,尤其是最近这几年变化最明显。

2000–2010年是中国狂买美债的“黄金十年”,那时中国外汇储备快速上升,赚到很多美元。因为出口多、顺差大。所以中国几乎没怎么犹豫,全都去买美国国债,美债占中国外储比例最高达22%。

2010–2014年,钱还是进来,但中国开始觉得不要把鸡蛋全放美债一个篮子里,开始试着买一点欧洲、日本、澳洲的资产。

2014–2024年,这十年变化最大,中国不再通过国家外汇局大买美债了,而是间接投资(比如通过Euroclear、通过第三方买),或换去买欧洲、日本国债股票、存款、其他货币资产。

背后三个原因包括,分散风险,不全押美元。美债收益低、还老印钱,中国觉得这笔账不划算。人民币汇率要稳,就不想搞那么多买美元、压汇率的操作。

2025年3月,中国持有美债,尤其长期国债继续减少,但短期国债和一些现金类资产(比如美债货基)有略微增加。外界总盯着中美关系不好中国是不是要抛美债,其实中国早就慢慢去中心化配置了,现在外储组合更看重分散化、安全性和灵活性。

另外,中国和西方在面对债务问题时,政策思维方式的根本不同。

中国决策者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的:不能靠印钱解决债务问题,否则会带来严重后果。相比之下,像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更习惯的操作是,先救了再说,印钱刺激经济,后果(比如通胀、资产泡沫、债务负担)以后再慢慢处理。

而中国的逻辑是不想一时爽、事后遭殃。宁可现在慢一些,也不愿去测试极限、引爆风险。所以我们会看到中国在政策上相对保守,不急着放水、搞大宽松,而是更在意长期的系统稳定性。

各国政策不一样,是因为立场不一样、优先级不同,不是谁笨谁聪明。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美国有六大招!可抑制长期美债收益率上升
   股海柠檬精        2025/05/23 04:59
贝莱德比特币ETF创两周最高资金流入
   鲁克        2025/05/22 05:50
中国在关税压力下支出激增,财政赤字创纪录
   以太坊信徒        2025/05/21 09:48
美国丢掉最高主权信用评级,美债收益率跃升
   陆一夫        2025/05/19 05:34
人工智能广告正在推动购物业的发展
   大存        2025/05/19 02:04
奉承还是对抗?世界各国如何应对特朗普
   流动的沙        2025/05/17 06:41
金融老将警告:美国需要债券崩盘才能削减赤字
   股海柠檬精        2025/05/15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