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楼市的传统旺季“金九银十”已落下帷幕。从各地成交数据来看,一线城市购房热情在9月达到峰值后,10月出现明显冷却。全国范围内,新房价格小幅上扬,但二手房市场持续承压,价格继续下滑。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于11月1日公布的统计,10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达到每平方米16973元人民币(约合3098新元),较上月上涨0.28%,同比增幅为2.67%。与此同时,二手住宅均价为每平方米13268元,环比下降0.84%,同比跌幅达7.6%。
在北京,中原地产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0月新建住宅网签量较9月微降0.2%,二手住宅网签则大幅下滑23.7%。上海方面,中指研究院上海企业常务副总经理程宇指出,新房成交面积环比减少22.7%;安居客监测数据也显示,二手房(包括商业物业)网签成交量环比回落9.3%。深圳的乐有家研究中心则报告,新建住宅网签量环比下降14.1%,二手住宅网签环比减少7.7%。
为提振市场,自8月起,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陆续放松限购措施,并结合房企的降价促销策略,推动9月成交量有所反弹,但房价整体仍面临下行压力。中国国家统计局10月20日的数据进一步证实,9月新房价格环比下跌0.4%,创下11个月最大跌幅;二手房环比跌幅为0.64%,较8月扩大0.05个百分点。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称,当前楼市回暖仍处于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的阶段,9月数据已释放积极信号,但高库存和市场信心不足等挑战仍需进一步化解。
我认为中国楼市当前的波动反映了宏观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尽管政策松绑短期内刺激了需求,但二手房价格的持续下跌表明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库存消化压力较大。未来若能结合更全面的财政支持和信心重建措施,如优化信贷环境或推动城市化进程,或许能加速市场稳定。但长远看,房地产需向高质量转型,避免过度依赖刺激,转而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实际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