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开发商华南城被勒令清盘,成为继中国恒大集团之后遭清盘的规模最大中国房企。尽管今年来更多房企加速化债,但分析指出,房企要整体摆脱债务风险,仍需市场销售回暖。
去年2024年1月下令恒大清盘的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陈静芬,星期一(8月11日)向华南城颁布清盘令。据彭博社报道,华南城曾请求法院给予“最后一次机会”,但陈静芬指出,公司重组方案在经过数月谈判后,仍未获得债权人足够支持。
华南城年度财报显示,截至去年底,公司总负债约为609亿港元(100亿新元)。华南城去年初就出现美元票据违约,今年1月,公司美元债券受托人花旗国际提出清盘申请。
自2021年中国楼市陷入危机以来,香港法院已向至少六家中国大陆房企发出清盘令,其中包括恒大和华南城。
公开资料显示,华南城是一家综合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开发商和营运商。2022年5月,深圳市国资委下属的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简称特区建发)认购华南城29.28%股份,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今年5月的一次听证会上,华南城债权人希望特区建发集团在债务谈判中发挥更大作用,并寻求联系兼任华南城联席董事长的特区建发董事长李文雄。
但《中国房地产报》此前报道,特区建发自始至终都希望华南城通过市场化方式化债,没有作出为公司兜底的表态。
和华南城同样背靠深圳国资的房地产巨头万科集团,今年来则获国资系统持续输血。据最新统计,截至8月5日,深圳市地铁集团年内已向万科提供八笔股东借款,共计243.69亿元人民币。
广州中原地产项目总经理黄韬分析,虽然两家公司都有国资背景,但和万科这样的房企“优等生”相比,华南城旗下项目中优质资产较少,不是优先救助对象。“从市场角度来看,公司拖到现在才清盘,已经算是给了很多次机会。”
另一家面对清盘危机的大型民营房企碧桂园则在8月7日宣布,香港高院已批准将原定于8月11日举行的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明年1月5日。此前有消息称,碧桂园计划在今年底前完成重组,以避免被清盘的命运。
市场分析指出,碧桂园若能在年内完成重组,将显著缓解流动性压力,为业务转型争取空间,但其长期偿债能力仍取决于销售端复苏情况。
另一方面,中指研究院监测显示,今年来中国房企化债进度提速,包括融创中国、中梁控股、佳兆业、禹洲集团、远洋集团、时代中国等在内的十余家房企债务重组或重整方案获批。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受访时研判,目前烂尾楼和房价暴跌等严重问题“算是稳住了”,但房企要真正摆脱困境,仍要靠楼市止跌回稳推进。
严跃进说:“之前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帮助企业控制住风险;但后续还要靠房屋销售数据持续发力,真正解决企业资金问题。如果没有销售数据支撑,对财政支持的要求更高。”
随着第二季中国房屋销量再度放缓,瑞银亚太及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林镇鸿上周预计,除非政府出台额外刺激措施,否则一线城市房价企稳时间要从明年初推迟到明年中后期。
黄韬认为,从近期家装行业的震荡来看,中国房企可能要两三年才能全面走出债务风险。“不光是房地产行业,全球经济都处于动荡中,还要一段时间才会触底回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