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986.9 -0.73%
|
深证成指 13532.13 -1.16%
|
恒生指数 26282.69 -0.24%
|
纳斯达克 23758.24 -0.84%
|
日经225指数 51325.61 0.04%
|
鲁克 站内编辑
7106 文章
1017876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米莱:中期选举大胜背后,自由市场改革的坚守与妥协
2025年10月30日 09:05    
收藏  
举报

挥舞电锯、誓言“砍掉”政府干预的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再获重大胜利!2025年10月27日的中期选举中,他所在的“自由前进党”(La Libertad Avanza)以约41%的得票率击败反对派,成功巩固了在国会的势力。要知道,选举前民调显示,因经济紧缩政策(如大幅削减补贴导致短期生活成本上升)及党内争议,米莱支持率一路下滑,专家甚至预测其党派可能勉强过关或面临分裂。这场“意外的决定性胜利”,无疑彰显了阿根廷民众对他所倡导的自由市场道路的认可与支持。

那些被左派媒体反复炒作的“改革阵痛”——补贴取消引发的短期失业率上升、基础设施投资减少、民众生活暂时困难,以及米莱妹妹卡琳娜涉嫌的收受贿赂、药品采购腐败乃至与毒品贩运相关的传闻,都未能动摇选民信心。核心原因在于,米莱的改革已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民众在艰难过程中看到了希望。

当然,米莱并非完美的自由主义者,毕竟身为政府官员,要100%坚守理想化原则难如登天,这便是残酷的政治现实。回顾2023年总统选举,米莱以55.65%的得票率击败对手当选,但阿根廷总统与国会议员选举分离的制度,让他的“自由前进党”起初在国会处于弱势:下院257席中仅占35席,上院72席中仅占7席。因此,自上任起,米莱就必须依靠与其他政党联盟、不断妥协才能推进改革议程。此次中期选举后,该党席位显著增加,下院约111席、上院20席,成为国会强势力量,但仍未达到下院129席的绝对多数,谈判与让步仍不可避免,这也使得他从最初的激进计划转向了更现实的渐进式改革。

以私有化国有企业为例,米莱原本计划卖掉包括国家石油公司YPF、航空公司、铁路在内的41家公共企业,甚至废除相关审批法律。但面对工会和左派的强烈反对,他不得不大幅让步:最终仅4家完全私有化、5家可选私有化或招标、2家部分私有化,总计约11家,且敏感领域仍保留国家多数控制权,与“最小政府”原则存在差距,政府规模缩减不及预期。

财政紧缩政策同样遭遇阻力。米莱本想通过立法大刀阔斧削减补贴、公共工程投资等公共支出,因国会反对,只能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比如2023年底的紧急法令直接砍减30%政府支出,实现了阿根廷123年来首次财政盈余。不过,这种未走立法程序的改革,稳定性相对不足。

去监管方面,米莱最初计划在11个领域宣布紧急状态,拆除包括森林和冰川保护法在内的环境管制。妥协后仅保留行政、经济、金融、能源4个领域,紧急状态时长为1年,环境管制也未彻底废除,仅允许在影响评估中以其他方式取代公共听证会,规则有所软化。

另一项争议政策是2025年9月中期选举前推出的“取消关税48小时”举措:临时暂停大豆(25%)、玉米和小麦(10%)等所有农产品出口关税,旨在快速注入外汇、刺激出口并缓解美元短缺。该政策成效显著,48小时内吸引约70亿美元农产品出口申报,创历史纪录,稳定了外汇市场。但批评者认为,这更像是短期选举手段而非结构性改革,涉嫌利益输送——主要受益者是大农业出口商及相关财团(他们为米莱提供了关键选举支持),普通农民和中小出口商获益有限。这种临时干预市场的做法,与米莱宣扬的“最小政府”和永久去管制理念相悖,延续了阿根廷历届政府以短期优惠换取政治利益的旧习,存在市场扭曲及未来关税恢复后反弹的潜在风险。

2023年竞选时,米莱高调承诺关闭央行,其著作中也详细阐述这是结束“通胀税骗局”和实现美元化的关键。但因国会席位不足,只能转向渐进改革:央行仍在运行,先通过“休克疗法”让比索贬值50%并放松部分管制,重点放在去除俗称“cepo”的汇率管制和资本控制(即政府限制民众及企业买卖外汇、控制汇率的措施)。

依靠IMF的200亿美元贷款及美国支持,米莱政府自2025年4月14日起取消了大部分严格管制,包括个人外汇购买上限和固定官方汇率,引入每月允许比索渐贬2%的浮动汇率带,并通过税收豁免允许企业自由汇出利润、便利非居民购买美元。这些举措成效显著:通胀率从2023年的近300%降至2025年9月的年度31.8%、月度2.1%;国家风险指数降至2018年来最低点,外资吸引力增强,2025年外国直接投资预计达14亿美元,不过外资规模仍未达潜力水平。

需指出的是,米莱的汇率政策并非全新突破——阿根廷历届政府(包括佩隆主义者)都习惯人为干预汇率以控制货币流动,却常引发比索高估、黑市盛行、经济扭曲等危机。米莱虽放松管制,但仍保留管理式钉住汇率和央行边界干预,被批评延续“金融压制”旧习,可能催生新泡沫和汇率危机,且若没有美国援助,阿根廷或面临债务违约,这种汇率干预本质上违背了自由经济原则。

部分奥地利学派学者(如萨伊夫丁•阿穆斯)严厉指责米莱为“通胀主义者”,因其任内货币供给M2增长两三倍,债务增加(欠IMF约570亿美元),违背了金本位、货币竞争等健全货币理念。

总体而言,米莱的渐进改革已见实效:GDP增长、贫困率下降、财政实现盈余。但若债务和潜在通胀风险复燃,阿根廷仍难真正走出困境。期待此次中期选举大胜能为米莱注入更多力量,推动改革深化,终结通胀与债务的恶性循环,实现真正的货币竞争,让阿根廷成为全球自由市场的灯塔.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米莱赢得中期选举:阿根廷迎来转机?
   币海独步者        2025/10/28 03:52
特朗普:如果米莱选举失败 美国将不再支持阿根廷
   股海柠檬精        2025/10/15 09:32
币海财经20251013丨周周大事记之国际新闻
   币海独步者        2025/10/13 04:02
阿根廷 48 小时关税豁免引发粮食出口爆单
   罗斯巴德        2025/10/06 05:42
阿根廷总统通过新的综合法案寻求立法权
   鲁克        2023/12/31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