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647.55 0.34%
|
深证成指 11291.43 1.46%
|
恒生指数 24906.81 0.19%
|
纳斯达克 21430.39 -0.09%
|
日经225指数 41820.48 1.85%
|
鲁克 站内编辑
6958 文章
966781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关税战为何没让美国通胀飙升 难道懂王又对了?
2025年08月11日 04:52    
收藏  
举报

特朗普上台后,数百位经济学家齐声反对他掀起全球关税战,理由简单明了:加征关税必将推高通胀,让民生艰难。然而,履职几个月过去,通胀不仅没大幅上涨,财政部还意外收获关税大礼包,总计1000亿美元。单是六月就进账266亿,不仅抹平了5月3160亿美的赤字,还留下了270亿美元的盈余。
光看美国劳工统计局的通胀数据好得,就像假的一样,始终没冲破3%!前四个月跟坐滑梯似的,1月3.0%,2月2.8%,3月2.4%,4月2.3%,哗哗地掉。4月解放日加征关税,密西根大学的通胀预期都吓破表了,可是5月数据2.4%,6月才2.7%,哪有什么通胀失控啊?

对比基准利率4.25%以上,鲍威尔不降息都尴尬了,他解释说,「本来要降的。但因为关税..」可是,目前看来,关税似乎对通胀影响微乎其微。可怜的老鲍,这下日子不好过了,社交媒体上不是传他要辞职,就是传他被炒鱿鱼,最近还摊上刑事指控,真的压力山大!

话说回来,经济学常识没错,通胀还没爆,原因多而复杂。

但是首先的原因,和特朗普的“英明神武”无关,是供应商或进口商囤货造成的。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喊得早,生效晚,给了市场缓冲期,在这个缓冲期,一会儿加码威胁、一会儿豁免妥协、一会儿又延迟执行,又是隔空喊话,又是信函威胁,最后握手言欢,搞得进口商们不知所措,还是赶紧提前抢货,囤货是上策吧,这就导致短期供给爆棚。

6月份,美国西海岸港口热闹得像过节:洛杉矶港、长滩港货运量创下历史新高,塔科马港直接暴涨33.3%!大家是为了赶在8月关税升级前下手,疯狂囤积节日商品,先把仓库塞得满满当当。

高关税还没有落实,几轮抢货,囤货,让库存堆积如山,有些商品卖到圣诞节都没有问题。到时候,市场如果不景气,又得想法子去库存了。这波囤货效应像个缓冲垫,挡住了关税刚生效时的价格狂飙,这才让通胀没翻车。

而且,特朗普不敢得罪选民,在关键民生品上还是“灵活豁免”的,不让老百姓的钱包太受伤。比如,对电子产品的关税威胁,本来喊得震天响,最终还是豁免了事,相关商品价格也没涨。所谓威胁就是起点,妥协才是大结局,这就是特朗普的交易艺术!不过,关税政策一天两变,反复无常,让美国海关系统彻底扛不住,技术故障频频爆棚,甚至海关工作人员也不知手上要处理的货,今天该征多少!

第二个原因,特朗普利用关税作为杠杆,迫使出口国吸收部分关税成本。

比如,对日本汽车甩出25%关税大棒后,丰田、本田、日产这些车企乖乖低头,主动让利,下调价格19.4%,他们怕丢了美国市场。结果是,6月新车价格不升反降0.3%,二手车和卡车更是跌了0.7%,日本的出口商吞了关税成本,通胀压力也被化解了。

不过,这招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出口国都买账——4月沃尔玛的全球销售总监跑到义乌,试图对所有供应商压价20%,结果遭到供应商集体抵制后无果而终。由此美国各大电商上的日用小商品还是普涨了20%-30%。

第三个原因,特朗普在供给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通过扩大国内生产和稳定国际供应链,抵消关税成本压力,其范围覆盖能源、农业、稀土等领域。

我门知道,对通胀指数影响重大是能源的价格,特朗普上任后松绑页岩油钻探限制,加快许可审批,开放联邦土地用于能源开发。市场预计2025年美国原油日产量会再创历史新高。

而且为了较低的能源价格,特朗普还特地去了沙特,让他的老朋友门增产,同时确保中东原油供应顺畅,避免霍尔木兹海峡受阻。地区停火后,布伦特原油价格跌至两周低点。内外结合的策略使6月能源指数仅上升0.9%,对通胀推力有限。

农业方面,特朗普延续并强化了农业补贴。比如,农业部通过《紧急商品援助计划》发了100亿美元直接补贴,支持玉米、大豆、小麦等大宗商品生产者,缓解高投入成本和低售价压力。 这些补贴让农民有底气扩大奶牛群和种植面积,比如奶牛饲料成本下降,2025年牛奶产量持续攀升。 

另外,延长《2018农业改进法案》至2025年9月,确保了4280亿美元的农业贷款、灾害援助和其他支持计划,为增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2025年,农业补贴预计高达424亿美元,比2024年的93亿美元暴增,刺激了设备购买和生产扩张。再加上巴西等地进口,市场供给充足,因此,农产品价格不涨反跌。

5月食品价格年增率2.9%,6月降至2.4%,远低于2022年高点,稳定了民众生活成本。

特朗普将关税带来财政盈余,700亿用于支持电厂扩建,农业补贴和稀土产业投资,增加供给,以压低成本。

还有一点不可忽视,关税战的不确定性加上美联储长期高利率也抑制通胀抬头。
在关税和高利率双重影响下,美国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也收缩了。
有经济学家分析指出,关税可能让经济增长下降0.1-0.3%,高利率再补刀压低投资,导致需求疲软,企业想提价都提不上去,这从需求侧稳住了通胀。
比如,5月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环比大跌0.9%,这是连续第二个月下滑,也是1月以来最大的单月跳水。6月虽勉强反弹,但分析师说,这多半是关税推高价格的假象,实际购买量没涨多少——消费者们玩起了“观望大戏”,要么少买点,要么找平替。

受到影响的还有房地产,6月美国现有房屋销售量大跌2.7%,——抵押贷款利率徘徊在7%附近,买房成本直线上升,老百姓下不手。租金也跟着下滑。6月全国中位要价租金YoY跌2.1%,已经连续23个月负增长了。

而且,工人时薪增长也在溜滑梯,根据劳工统计局的YCharts的数据,2025年美国名义平均小时工资的年同比增长率从1月的3.95%一路小步下滑,到6月只剩3.71%,每个月都比上个月低那么一丢丢。

而且,私营部门的就业也不景气了,根据劳工局BLS数据非农就业报告季调数据,6月私营部门新增就业74,000人,远低于市场预期的115,000人,是2024年10月以来最差的。前几个月也好不到哪去:5月新增144,000人(修订后),4月158,000人,整体趋势像坐滑梯,逐月放缓。

ADP数据(私营部门独立报告)6月直接丢了33,000个岗位,这是自2023年3月以来首次负增长。5月仅增37,000人(2023年3月以来最低),4月62,000人,显示企业不是在裁员,而是不敢多招人,招聘像被“冻住”了。

再看,生产者价格指数,6月年增率也从5月的2.7%降到2.3%。

可以看出,尽管短期通胀稳定,但是关税战对美国的经济的负面影响很大。

批评者认为关税是“对美国消费者的税”。耶鲁大学估算每户家庭平均多花2400美元,高盛认为70%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宾州大学预测,关税长期可能导致GDP下降6%,工资减少5%。

关税对社会方方面面造成的冲击,其实已经开始了。比如,关税导致美国国内铜价飙升50%,引发基础设施(如路灯、电信系统)铜盗窃案件增加,很多大城市的部分街区陷入黑暗。

我们看,6月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年增率达2.9%,已经高于5月的2.8%,显示关税对家具、服装、小商品价格的影响开始显现。经济学家预计,随着囤货效应减弱,7-8月通胀可能小幅上升。

虽然关税没有立刻引发通胀,但是随着库存的消耗殆尽,通胀将很快反弹,关税对消费指数的影响通常会滞后6个月。到时候,通胀高企,经济走弱,可怕的滞涨阴影浮现。

特朗普还没有受到关税带来的通胀冲击,主要是因为囤货效应、以及他的灵活豁免、供给侧应对和财政再投入。然而,长期风险不容忽视。关税的滞后效应可能在2025年下半年显现。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币海NEWS加密行业周周大事记丨第250811期
   币海独步者        2025/08/11 06:02
7月中国数据:消费乏力 通缩仍未见底?
   币海独步者        2025/08/09 06:17
东南亚制造困局:美国原产地规则悬顶
   子鱼        2025/08/08 03:31
28年首次两轮投票!英央行利率降至两年最低
   林天心        2025/08/08 02:25
美欧贸易城下之盟:一份不平等条约的诞生
   罗斯巴德        2025/07/31 06:58
美联储褐皮书:美国经济活动略有回升而物价全面上涨
   以太坊信徒        2025/07/18 04:42
撕裂的繁荣:20.6%关税成本与摇摆的降息窗口
   子鱼        2025/07/18 03:54
美国5月制造业和服务业PMI超预期 通胀卷土重来
   股海柠檬精        2025/05/23 01:07
2022年11月16日币海财经热点新闻播报
   币海独步者        2022/11/16 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