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神话正在松动,谁会是下一个储备货币新宠?曾经,全世界央行的压箱底资产,几乎清一色都是美元。但现在,一场静悄悄的去美元化行动正悄悄展开。高盛最新报告指出,亚洲的韩元、新加坡元和人民币,正在成为全球央行减配美元之后的首选货币。
这股去美元化的风,最早能追溯到2022年。当时俄乌战争爆发,美国冻结了俄罗斯的美元储备资产。这一幕震惊全球央行,如果连存美元都能被冻结,那还有什么是真正安全的?
另外,随着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全球经济格局逐渐从 “一超多强” 走向多极化。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话语权不断提升,它们要求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于是,全球央行开始悄悄布局,黄金买入量创出新高,而另一边,一场储备货币的多元化运动也随之拉开序幕。
高盛指出,当前美元仍被高估17%,而美元指数自2月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7%。这是因为,美元的美国例外论正在减弱。特朗普再度执政的不确定性,打击了外资对美资产的信心,再加上美国财政政策和贸易政策反复摇摆,市场的避险情绪正在变向。
谁将是替代美元的赢家?高盛指出,韩元、新加坡元、人民币,亚洲这三种货币最具吸引力。韩国有望在明年被纳入FTSE世界国债指数(WGBI),这意味着全球央行会配置更多韩债,也就会持有更多韩元。新加坡是AAA评级国家,本就深受央行信任,其金融市场稳定、交易透明,是“央行理想型”。虽然尚未实现完全自由兑换,但中国作为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人民币天然有流动性优势,是“顺理成章的候选人”。
虽然美元仍是目前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占比超过六成,并且有着全球最大的美债市场、最高的流动性。但这份霸主地位也开始有裂痕:央行们开始分散风险,不再All in美元。金价上涨背后,是各国央行买买买。美国财政政策的不确定性,降低了美元的信任度。
高盛最后写道:“我们预计,全球资产将开始轮动,亚洲资产或将成为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