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每天都有新戏码上演,近日一次还牵涉到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由,罕见地援引冷战时期的法令,接管欧洲晶片制造商安世半导体(Nexperia)。
安世的母公司是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闻泰因“安世之乱”,在停牌两个交易日后恢复交易,过去两天接连跌停,市值蒸发超过100亿元。该股星期三(10月15日)小幅回弹涨1.43%,公司市值接近512亿元。
根据闻泰10月12日披露,荷兰经济部于当地时间9月30日下令冻结调整安世的资产、知识产权、业务及人员,为期一年。
阿姆斯特丹上诉法院企业法庭10月7日紧急审理后,初步决定暂停闻泰创始人张学政在安世的董事兼CEO职位。闻泰间接持有的安世股权,几乎所有投票权移交由法庭指定的独立管理员。
针对荷兰举措,北京已实施反制。安世10月14日表示,中国政府禁止其从中国出口产品,公司正与当局沟通,寻求豁免。
闻泰七年前“蛇吞象”并购安世引关注
闻泰与安世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18年。那时候闻泰只是一家低毛利的手机代工厂,它提出以252亿元,收购安世的75.86%股权。
彭博社当时称闻泰是一家“鲜为人知的中国公司”。闻泰提出收购时,它的市值不到200亿元,但安世的估值已经超过350亿元。因此,市场经常称闻泰收购安世,为中国半导体史上规模最大的一起“蛇吞象”式并购。
安世原为荷兰半导体巨头恩智浦(NXP)的标准产品业务,2016年售予北京建广资产管理和智路资本组成的财团,从而成立安世。闻泰即从该财团购得大部分股权。
为完全控股安世,闻泰同年另斥67亿元,从另一股东收购剩余股份。
张学政10万元起步,凭小米开拓ODM市场
并购期间,张学政接受采访时称:“我之前没做过并购,一开始就搞这么大项目,挑战不小,但我们有底气。”
部分底气源自格力电器。2018年,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推出“500亿造芯”计划,不仅自建芯片公司,还出资30亿元支持闻泰收购安世。
张学政意图通过并购进入上游半导体领域。在此之前,他在手机代工已深耕逾十年。
据证券时报网2020年转载报道,2006年,31岁的张学政以10万元起家,组建三四十人团队,从手机主板方案设计(IDH)入手。业内人士忆述,他常亲自背电脑、带手机,在华强北逐家推销。
报道称,当时IDH厂商最多达500家。张学政首款主板W100大卖,当月销量超20万台,创纪录,让他一举成名。
他形容:“那是个画张图就能接单的时代。”
随后,与展讯合作开发单芯片双卡双待技术,让闻泰一年内成中国最大IDH公司。
因竞争激烈,2008年张学政投资8000万美元,在浙江嘉兴建厂,转向原厂委托设计代工(ODM),从“卖主板”转为“做手机”。
张学政称,闻泰首将智能手机价控在千元内。与小米合作的红米手机定价799元,一上市供不应求,黄牛价炒至千元以上。
IHS Technology报告显示,2015年闻泰稳坐全球ODM出货量冠军。
尽管安世收购备受质疑,太平洋证券报告指出,闻泰完成并购后,向苹果供应功率器件,成功入“果链”。
这推动闻泰股价飙升,张学政2020年以270亿元财富登胡润百富榜第188位。但今年,其财富缩至55亿元,在家乡广东梅州难入十大富豪。
张学政触碰何种底线?
回顾张学政创业路,闻泰转向高利润上游半导体,本是顺理成章,但如今缺乏手机代工时代的机遇。
闻泰去年启动剥离部分ODM业务,专注半导体。刚将业务售予“最强打工妹”王来春领导的立讯精密,就爆发安世被荷兰接管事件。
《华尔街日报》10月15日报道,美国官员6月会议上向荷兰官员表示:“若该公司CEO仍是中国籍老板,就有问题。”
报道称,闻泰去年12月被美列入实体清单后,荷兰官员致信安世西方高管,要求“独立于名单股东,自主运营”。
荷兰否认接管受任何国家压力影响。经济部长称,此举基于证据:安世CEO正快速将产能、资金和知识产权移往中国。
法庭发现,张学政取消财务高管付款权,转给无财务经验者,称此“近乎鲁莽”。他还坚持从其控制公司购2亿美元硅片,而安世仅需7000万至8000万美元。
目前,闻泰及张学政未回应荷兰指控。分析认为,此举或开不良先例,担忧“荷兰模式”扩散,中企海外风险加剧。但类似案例并非首见,其他国家也有类似法令。
2022年,英国以“国家安全”为由,令安世出售威尔士晶圆厂多数股权。
美国2019年要求中国昆仑万维出售LGBTQ社交平台Grindr持股。2020年,又令石基集团出售美国酒店软件公司StayNTouch股份。
新加坡2023年通过《重大投资审阅法案》,次年实施,管理涉国家安全投资。若服务中断,政府可接管业务和资产。
在地缘政治紧张加剧下,企业出海需更谨慎,尤其产品、技术涉敏感领域如国防或数据。国家安全红线无人可逾越,只是界限常模糊,早年“蛇吞象”传奇,如今成“象踩蛇”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