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比特币再创历史新高,越来越多投资者沉醉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数字银行”的梦想——既通过代币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实现即时且匿名的转账。
然而,在这场去中心化、无现金金融革命的狂热背后,许多人似乎并未真正意识到,哪怕是生活在一个没有现金的世界里,同样也会面临随时被“抢劫”“清洗”和“暴力”的风险。
最近几年,加密货币交易所遭黑客攻击的事件正在迅猛上升,相关数据库显示,今年已记录了23起此类攻击事件,而去年同期仅为6起,增长幅度高达数倍。
同时,针对加密货币高管的绑架事件也频频发生,最新一起甚至在光天化日下的巴黎街头上演,法国加密货币公司 Ledger 的联合创始人巴兰与女友在法国中部城市维耶尔宗的家中被绑架令人震惊。
这些袭击并不止于金钱损失,更有触目惊心的暴力行为出现,犯罪分子为获取加密货币而实施的断指与拷打。法国政府虽然在总体凶杀犯罪方面表现良好,但此类新型犯罪的出现,已迫使其加强打击力度。
特朗普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推高了市场的热情,投资者争先恐后的涌入,一夜暴富的故事也在深深改变全球犯罪的生态。
上个世纪,抢劫银行不但是犯罪的首选目标,更是好莱坞犯罪电影的热门素材。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银行抢劫案已经减少超过80%,网点关闭和现金减少,银行的“吸引力”大不如前。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数字钱包被存放在如 Coinbase 等平台上,这些平台成为犯罪分子与黑客攻击的新目标。
据合规公司 TRM 统计,去年加密交易所的黑客攻击数量上升了17%。同时再叠加数字全球化、经济下行、失业率攀升以及地区冲突与移民问题,针对加密货币持有者及其家人的身体攻击几乎成为一种“合乎逻辑”的理论进化。
这种情况象征性地将人类带回到了银行诞生之前的“公路劫匪”时代。资本的高度流动性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人身安全的极度脆弱,一次社交媒体的无心曝光就可能泄露位置,他们以其操作简单、回报高、残酷著称。暴力组织与黑客的配合使得促发犯罪的条件越来越容易获取。
对此,警方虽然在追捕和追回赎金方面取得进展,但监狱拥挤和判刑宽松,削弱了震慑效果。
一些加密从业者主张加强匿名性甚至主张武装自卫,但在如法国这类严格控枪的国家,这种做法争议巨大。这迫使越来越多加密货币的从业人士转向专业安保公司寻求帮助。
私人安保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加密世界正经历银行曾经经历过的一切。并认为需要从头开始调整加密世界新的安全规则。
另一个另人困惑的问题是:为有效打击对加密货币的盗窃与犯罪,监管机构是否应该对加密货币更中心化——比如出现案件后,是否可以快速冻结当事人的加密资产?
但这种观念对加密货币的持有者而言无疑是“异端邪说”。不过在去中心化的路上,安全永远是所有人绕不开的一个问题。